2023年11月07日 第A01版:凤台新闻
  • 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

    “今年政府实施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把俺们村后场、小圩和村中心十字路都安装了路灯,期盼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到晚上路灯真亮,这路灯照亮的是路,温暖的是俺们老百姓的心。”近日,凤台县刘集镇朱大圩村年近七旬的村民李孟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凤台县各级党组织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体要求,坚持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

  • “农”墨重彩绘“丰”景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近年来,凤台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强产业、促增收,调结构、育动能,转方式、提质效,持续推进农业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的生动画卷……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凤台县始终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生产大托管力度,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荒废地“点金”生财

    凤台县关店乡充分发挥滩地、老宅基地、老村庄房前屋后以及庭院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土地复垦、沉陷区修复等措施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地种植油菜,让荒废地“点金”生财。图为关店乡向桥村村民正在为滩地种植的油菜浇水保苗。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唐家林 摄

  • 乡村校园化身“家” 留守儿童乐开“花”

    “6:30起床洗漱,7:40经典诵读,11:30食堂用餐,16:50阳光体育,18:30晚间辅导,20:30熄灯睡觉”,这是凤台县桂集镇第二小学180余名寄宿生的作息时间表。

    小小的乡村校园化身留守儿童温暖的“家”,他们在这里学知识、习礼仪、强体魄、传文化,其乐融融。

  • 消费帮扶解难题 乡村振兴添活力

    “今年10月份,我家销售土鸡10000多只,增加收入5万多元呢。”近日,说起凤台县钱庙乡乡村振兴办帮助销售土鸡一事,村民苏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该乡不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切实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缩影。

    苏军左眼残疾,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多年来全家六口人仅靠家中几亩田地维持生活,2014年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村干部鼓励苏军学习新型养鸡技术,并帮他申请免息贷款,发展规模养殖。苏军的信心被点燃,一有时间,就往鸡棚里钻。不到两年时间,养鸡规模从每年出栏几百只发展到了上万只,经过滚动发展,养鸡棚从一个变成三,年出栏肉鸡从1万多只变成4万多只,效益很可观。今年中秋节过后,16000多只商品鸡出栏销售成为苏军的烦心事,乡村干部和该乡乡村振兴工作站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联系家畜家禽销售经纪人等多种渠道帮助联系销售,成功消除了苏军为销售商品鸡的纠心事。

  •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

    “前几天有村民反映你们村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我们当时已反馈给你们。刚才,我们在村里到处看了看,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近日,凤台县新集镇纪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督查组来到辖区陈巷村督查群众反映问题整改情况时,对该村村支书说。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