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7日 第04版:要闻广告
  • 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郑明达)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习近平指出,不久前武契奇总统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次总理女士来华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塞方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好和对发展对华关系的坚定信念。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两国关系历史积淀深厚,民意基础牢固,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动力强劲。近年来,双边关系持续高位运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日益丰富,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新形势下,中方愿同塞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高质量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 习近平会见古巴总理马雷罗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郑明达)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古巴总理马雷罗。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古巴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在中古历届领导人引领和培育下,两国在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携手并进,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配合,结下了牢不可破的信义之交。中方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党两国特殊友好关系,坚持中古长期友好方针,愿同古方持续深化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开展治党治国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古巴人民反对外来干涉和封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郑明达)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惠特拉姆总理访华50周年,你这次访问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中澳同为亚太地区国家、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葛,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完全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双方应该在世界大势的深刻变化中把握中澳关系正确发展方向。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风险和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机遇和合作。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各国不是各自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也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

  • 习近平会见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郑明达)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南建交25周年,两国关系步入“黄金时代”。今年8月,我对南非进行了第四次国事访问,同拉马福萨总统一致决定,中南两国要做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共同进步的发展伙伴、相知相亲的友好伙伴、维护正义的全球伙伴。中方愿同南非一道,不断充实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

  • 共享新机遇 共促新发展

    畅谈发展机遇,共话美好未来。

    11月5日至6日,共计有80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黄浦江畔,出席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是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虹桥论坛主题为“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除主论坛外,还举办“投资中国年”相关活动、《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以及“开放发展”“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四个板块下共计22场分论坛。

  • “安家”工程,让城市“烟火气”更浓

    (上接一版)

    为非机动车辆“安家”

    针对非机动车乱停放既给市民出行添“堵”、又影响城市市容秩序的情况,市城管局指导各单位结合路段情况,按照“科学施划、应划尽划”的原则,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加大非机动车临时停车位(线)施划工作,截至目前共增划非机动停车线12.2万米,有效保障主次干道和重点街区有位可停、线内停放。在日常管理中,倡导推行柔性执法、“首违不罚”,主要通过张贴告知单、温馨提示牌等方式,宣传相关管理规定,提高市民规范停放意识。

  • 把问题意识贯穿调查研究始终

    (上接一版)

    问题意识并非天生具备,需要长期训练。党员、干部做调查研究,需在调研对象中“浸泡”。要养成问题意识,首先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怀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感情,和群众面对面说话、心贴心交流。其次,要到矛盾多、意见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什么事“烦”就列入问题清单,什么事“难”就纳入攻坚范畴,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还要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一起干,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