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肿瘤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以维持体力、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并帮助身体应对治疗的副作用。合理的饮食营养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探讨肿瘤患者的饮食营养指南,为肿瘤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实用的建议。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体内长期携带乙肝病毒、但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他们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无明显症状,因此常常忽略对疾病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医学中,麻醉技术早已超越“让人睡着”的简单概念,而是朝着精准化、个体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神经阻滞麻醉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凭借其“精准镇痛、副作用少、加速康复”的特点,在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全面了解这一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未来。
正常人的胆囊长约60~80mm,宽约30~40mm,内部容积是40~60ml,像一个梨形口袋状的器官,位于右侧肋骨下缘、肝脏后下方,分为底、体、颈、管四个部分,它连接肝脏和小肠,通过贮存和浓缩胆汁来辅助消化脂肪,是人体的消化代谢器官之一。
胆囊虽小,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有人说胆囊与胆量有关,胆囊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无稽之谈。实际上胆囊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浓缩储存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运送到胆囊内,在胆囊粘膜的作用下进行浓缩。胆汁的浓度可以被浓缩成原来的5~10倍,因此24小时内胆囊可以接收500ml左右的胆汁,其有效成分浓度增高,更有利于消化食物。二是排出胆汁。进食3~5分钟后,在食物的刺激和激素的调节下,胆囊开始收缩,胆汁快速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吸收和消化。一般在进食后30分钟左右,胆汁可以迅速排出。三是分泌功能。正常情况下,胆囊黏膜每天可以分泌20ml左右的黏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用以保护和润滑胆囊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国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人民群众健身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运动是把双刃剑,合理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促进身体健康,不当运动会对机体产生伤害,影响身心健康。许多人未能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极限,进行高强度、长时间、超负荷运动训练,增加了与运动相关的健康风险——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