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近年来,合肥大力促进民营企业“出海”,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12月,合肥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962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进出口总额51.8%。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作为出口主力军,合肥市民营企业的外贸产品覆盖品类广泛,其中机电产业产品不断增量提质,出口成绩亮眼。
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跻身全国百强,近年来,滁州一路向前奔跑,成为近十年全国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被誉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匹“黑马”,在全国引起关注。
滁州迅速跃升的“秘诀”是什么?不久前,全市“新春第一会”总结答案:滁州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双招双引”!
2月18日,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村茶园里梅花绽放,美不胜收。
近年来,繁昌区引导当地茶农因地制宜发展“茶叶+青梅”套种的林下经济,促进山林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经济与生态双丰收。
芜湖日报记者 杨大伟 通讯员 肖本祥 摄
合肥晚报讯 2月18日,记者从合肥海关获悉,《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二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合肥海关26条措施”)已于近日出台,从进一步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推进进口汽车“两证合一”改革、支持安徽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马鞍山日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监管效能,解决工程开工环节事项多、部门多、材料多等突出问题,近日,马鞍山市创新多部门“联合交底”高效服务新模式,推动项目工程监管提质增效。新模式实施后,预计将推动监管响应速度提升40%以上,现场施工合规率提高至95%以上,助力项目开工周期平均缩短15天。
皖西日报讯 2025年春节期间,六安市创新构建“全域统筹+品牌塑造+市场驱动”的三维联动模式,深度融合多元场景、传统文化与特色赛事,全面激活研学旅游市场,推动研学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全域联动,绘就多元研学图景。精心打造“城区核心区+乡村体验区+景区联动区”,整合多样文旅资源,织就全域研学旅游网络。主城区研学体验精彩纷呈,赓续公园“新春好市集”,汇聚非遗文创、民俗体验、汉服巡演等项目,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南山南·梦享村“非遗贺新春”夜游灯会,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春节文化魅力;皋街等特色街区举办的春节主题活动,累计吸引客流达148.63万人次。乡村研学同样亮点纷呈,美上心田·艺术家村举办“福满新春 画蛇添福”等超百场春节民俗体验活动,传递乡村的浓郁年味。天堂寨、万佛湖等景区开展舞狮、舞龙等民俗表演,共接待游客35.7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