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通区主动对标党中央“两步走”战略部署和省委、市委具体工作安排,明确目标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现代化美好大通。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重点。实体兴,产业强。该区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淮同城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深化与闵行区新虹街道深度对口合作,结合“五大攻坚行动”“四化同步”,紧盯中央财政专项投资、地方债券等谋划一批项目,全力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使园区能够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加快向大通导入。以小微工业企业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重点培育中智机械、欣尧塑业等后备升规企业。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等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规上企业动态监测,实行“一企一策”帮扶指导,确保规上工业企业数扩量。推动企业改造升级提质,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康养、文旅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近年来,大通区洛河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党建资源向乡村聚集,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发展的坚强堡垒,以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筑基、注能、助力、铸魂”,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形成全镇上下一盘棋、党群一条心、众志成城促振兴的良好局面。
近日,大通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大通区委共同举办大通区“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大赛,来自全区的20名选手参加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全区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推动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良好氛围。
本报通讯员 金 鑫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摄
本报讯 近年来,大通区九龙岗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抓手,在组织建设、全面盘活、精准施策上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加速跑”。目前,全镇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
在组织建设上发力,激发红色动力。该镇成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上下贯通、一体联动、齐抓齐管的工作格局。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40名村“两委”干部,通过“老带新”、专项培训、一线调研、跨区域交流等方式,找差距、补短板、学先进。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督促“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制定项目库,台账式监管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将集体经济纳入量化考核与绩效挂钩,激发争先意识。
大通区上窑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延长“产业链”,拓宽“协作链”,凝聚“人才链”,完善“监督链”,用党的资源汇聚社会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本报讯 大通区司法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推动实体平台建设,夯实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责任落实。区司法局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法律服务资源,着力打造“一站式”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