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0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全市“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举行

    本报讯 1月19日上午,2023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在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市领导邬平川、宋立敏、夏智明、张天舒出席并开展慰问活动。

    此次“三下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通过普及科技理论、宣讲形势政策、涵育文明新风、服务群众需求,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下乡、常在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活动现场,潘集区及来自市文旅、科技、卫健、民政、教体等10余家部门单位的专家、艺术家和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文艺演出、医疗义诊、农业技术咨询、法律法规解读、义务写春联等服务活动。

  • 始为财富 成于梦想 终为责任

    坐落在我市最繁华的朝阳中路,体现城市的繁荣繁华与便民利民,近几年的发展与沉淀,淮南八佰伴城市购物中心已成为淮南商业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它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不断为我市完善城区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活力。

    纪波——则是这家企业的“掌舵者”,淮南环球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关心群众冷暖安危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讯 1月19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文见宝,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多赴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敬老院老人、老战士、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致以新春的祝福。

    在老战士范怀金、老党员汤多全家中,文见宝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嘱咐当地干部要关心老战士、老党员,悉心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安度晚年。在孤堆回族乡敬老院,文见宝询问了解在院老人的生活保障、就医保障等情况,叮嘱要抓好敬老院疫情防控,照顾好老人的生活,确保在院老人安全、欢乐、祥和过节。在大洼村,文见宝慰问驻村工作干部徐祖斌和工作队员,充分肯定了驻村工作队所做出的成绩,希望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扎根基层一线,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大洼村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 情系一线职工 送去关爱祝福

    本报讯 1月19日,市总工会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向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和部分企业、单位送去关心祝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期中率队。

    在淮河能源集团,慰问组将新春“大礼包”送到一线职工、劳模代表手中,向坚守在生产建设一线的劳动者致以亲切问候,并向企业工会赠送送温暖资金。赵期中对企业工会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扎实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为服务广大职工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工会贡献。

  • 关爱乡村困境儿童

    春节临近,我市民政部门统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驻村工作队等多方力量,为寒假中的乡村困境儿童提供爱心陪伴、圆梦微心愿、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活动,先后发放防疫健康包、新春学习大礼包2192个,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586个。

    本报记者 摄

  • 党建共建聚合力 助企发展添动能

    本报讯 1月19日晚,安徽永盛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在淮南迎宾馆举办“红帆永盛 筑梦远航”党建共建交流会,丰富企业党建共建文化载体,扩大党建朋友圈,为公司加快发展凝聚力量。市政协副主席万继军、周方勤出席活动。

    近年来,安徽永盛航运有限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水上货物运输、船员培训、航运信息平台运用等业务板块和潘集3号服务区建设等均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就。集团公司以党建共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结对共建新模式,以全方位、系列化的互动激活“红色引擎”,把党群组织的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生产经营的动力,实现了党群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 “火力全开”拉满弓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褚昭亮

    新年伊始,天寒地冻。淮南东辰集团煤矸石陶粒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火热繁忙景象:一条条运输皮带满载着成包的陶粒快速转动,包装机前人影穿梭,职工们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质量管理员在摆放整齐的成品前,手拿取样袋进行取样,检查批次、重量、扎口等有无误差或没扎紧,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整个过程神情专注。

  • 我市强化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本报讯 春节即将来临,农产品消费旺盛,农产品质量安全也进入敏感和多发时期,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领导重落实、强执法重检测、强服务重宣传、强机制重监控,多措并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节日期间群众食无忧。

    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动物检疫等工作保障春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等文件,强化监管措施,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全力以赴抓好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市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菜篮子”产品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常规农药速测,督促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截至目前,两节期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家次,现场指导14人次,常规农药速测143例,合格率100%。我市切实加强科学用药指导,指导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大力宣贯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禁限(停)用农兽药、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两节期间,全市出动技术人员200人次,现场指导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张。我市还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全面做好了监测预警。

  • 喜气洋洋迎新春

    本报讯 “每年除了看央视春晚,还可以看我们镇自己的春晚,既热闹,又精彩!”近日,一场别样的春晚——寿县寿春镇第五届“乡村春晚”精彩上演,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王师傅说道。

    春晚在铿锵的寿州锣鼓声中拉开帷幕,众多来自周边乡村的群众观看了演出。寿春镇各学校、各村文艺骨干等带来了歌伴舞《祖国万岁》、武术《精忠报国》、寿州大鼓、传统戏曲、小车灯等节目,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博得满堂彩,鼓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 曾家英入选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本报讯 1月1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连续26年爱心助学、捐资逾百万元的古稀老人田家庵区前锋社区居民曾家英入选“中国好人榜”。

    曾家英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祖父辈乐善好施、牺牲奉献的精神,塑造了她乐于助人的品德。1996年,曾家英退休后就踏上了爱心助学之路,从资助潘集区架河镇齐王庙小学贫困学生开始,这里是她的祖辈战斗过的地方。齐王庙小学较为偏远,曾家英挑选了几个特困家庭的孩子进行长期资助。同时,她开始留意报纸、电视上有关贫困地区贫困孩子的信息。慢慢地,她捐资助学的地方从潘集区延伸至其他县区,从市内到市外,从省内到省外,这一坚持就是26年。在安庆、六安、合肥等地,她资助的多名贫困学生已经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在四川、青海和西藏,她资助了甘孜州石渠县格蒙寺孤贫学校等地的藏族贫困学生。曾家英每个月的退休金有5000多元,每月一到账,她就会对照资助的孩子地址,把资助款、衣物日用品等一一寄走,只给自己留下500元生活费。曾家英的老伴和子女都很支持她,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捐资助学。

  • 为脱贫户送去温暖和祝福

    本报讯 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基层乡村帮扶力度,近日,凤台县刘集镇负责人带领帮扶干部,分批走访慰问全镇260名脱贫户和检测对象,为他们送上春节慰问物资,并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每到一户,帮扶干部都详细询问帮扶对象近期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了解春节物资准备情况、防寒御寒情况,确保脱贫户安全温暖过冬,同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认真生活,新的一年里在政策帮扶下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劳动早日致富。(本报通讯员 刘甲军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