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便捷高效法律服务环境

版次:A01  2023年01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大通区司法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推动实体平台建设,夯实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责任落实。区司法局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法律服务资源,着力打造“一站式”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三级平台”建设。区司法局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在区综治中心建立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发挥“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真正打造出“为民、便民、利民”的全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全区5个乡镇(街道)、5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室,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推行公共法律服务“3+N”模式,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事项,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

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区司法局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全区58个村(社区)聘请20名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法律顾问交流管理微信群,村(社区)设立法律服务惠民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受理解答群众咨询,方便群众办事。建立援调对接工作新机制,将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2022年以来,全区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78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9件,提供各类法律咨询共1783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83场次。

(本报通讯员 孙晓丹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