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第A01版:大通新闻
  • 推深做实主题教育提升人大依法履职服务发展能力

    大通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突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服务发展能力。

    抓理论学习,锤炼政治品格。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六学”要求,突出党组领导班子带头、县级党员干部带头,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党组(扩大)学习+支部全员学习、读书班+现场教学、主任讲坛+交流研讨等灵活多样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选读、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坚定全系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带头增强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开展集中学习6次、专题研讨交流20余人次,党组、支部班子成员讲党课6场次;开展“主任讲坛”和“四下基层”等活动12次。

  • “拧干水分”让主题教育“干货满满”

    本报记者 朱庆磊

    大通区属于老城区,群众休闲锻炼场所相对缺乏。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该区聚焦群众所期所盼,新建多功能球场3处,升级改造健身点50处,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健身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学用结合,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是我区开展主题教育把握的重要原则。”大通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实”为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严格把好组织、学习、调研、成效“四道关”,“拧干水分”让主题教育“干货满满”。

  • 盘活低效用地释放发展活力

    本报讯 大通区上窑镇聚焦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认真开展排查,创新盘活方式,强化政策引导,着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节约集约用地。

    调查摸清底数,建立企业台账。该镇加强与区经信、税务等部门联系,组织专人对上窑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占地面积、产值、税收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包保领导定期深入企业,了解包保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

  • 挺起大通工业“脊梁”

    近年来,大通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依托园区平台,培育了唐兴高端装备制造、淮南至精钢结构等一批工业企业,锻造了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其中,中能建建筑集团淮南至精钢结构分公司一期是省“861”重点项目,年产各类钢结构产品2万吨,产品主要出口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为适应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企业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设计年产能为2.5万吨。二期建成后,企业年总产能将达到4.5万吨。图为企业工人在进行潘集电厂二期循环水管制作打磨。

  • 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推动基层协商提质增效

    大通区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围绕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着力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提高政协工作实效,努力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充分展现新时代基层政协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常态化履职阵地

  • 发挥人大作用为经济普查聚势赋能

    本报讯 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大通区孔店乡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高质量做好经济普查聚势赋能。

    抓好责任落实,提升经普“硬实力”。该乡各级人大代表利用回访选民、入户走访的契机,负责全面督促、指导、协调、检查普查各阶段工作,做到全过程、全方位无缝对接。为提升“两员”队伍、人大代表的业务能力,将《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及各种统计、财务知识制成手册,各级人大代表把普查知识作为“必修课”,做到普查数据“全、清、准、实”,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家”。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