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第A02版:国内新闻
  • 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王立彬)从传统的海洋油气,到新兴的海洋发电,目前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自然资源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垦利6-1、陆丰12-3油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 九曲黄河展新颜

    万里黄河,九曲回环。

    奔腾咆哮,蜿蜒入海。

    黄河,承载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脉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曾几何时,污染、断流让这条母亲河伤痕累累。近年来,沿黄地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条古老的大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 我国海域管理从“二维”向“三维”转变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王立彬)通过深化物权制度建设,我国海域管理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加快转变,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司长高忠文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最新出台的《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鼓励对跨海桥梁、养殖、温(冷)排水、海底电缆管道、海底隧道等用海进行立体分层设权,对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 北斗系统今后可在全球民航通用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王聿昊)记者20日从民航局获悉,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日前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民航局于2010年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7届大会上正式提交了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申请,并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相关产学研用单位,系统推进相关工作。经过国际民航组织技术专家组审查、空中航行委员会审查及理事会审议,最终成功推动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

  • 研究人员摸清枸杞“家底”

    新华社兰州11月20日电(记者 张文静 王铭禹)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邸多隆研究员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揭示了枸杞化学物质基础,为枸杞质量评价、作用机制等提供了化学基础,突破了枸杞等西北特色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精准分离、高效制备关键共性技术。目前,他们正在和企业携手推动枸杞高值化产品的成果转化。

  • 最高检挂牌督办山西永聚煤矿火灾事故案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11月16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矿联建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已致26人死亡,住院治疗34人,门诊留观4人。目前,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分局已对相关责任人员立案侦查,现该案正在侦查中。山西省检察机关应邀参与此次事故调查。

  • 22日22时03分小雪:等待冬雪落肩头,坐看青竹变琼枝

    新华社天津11月20日电(记者 周润健)“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北京时间11月22日22时03分将迎来小雪节气。此时节,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全国各地气温持续走低,雨雪天气逐渐增多,人们已经隐约感到了寒冬脚步的来临。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小雪节气与天气预报中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它是一个气候概念,代表的是小雪节气的气候特征,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小雪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越来越靠近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我国不少地区下午五六点钟就已夜幕降临。

  • 心梗急救如何畅通“快车道”

    心梗起病急、危害大。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上升。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心梗急救正进一步畅通“快车道”,提升救治效果,持续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落到实处。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