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11月20日下午,2023年度淮南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田家庵区淮河中学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戴多斌出席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发布活动现场,宣读了表彰决定,授予淮南第一中学孔浩竹等20名同学2023年度淮南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淮南第九中学丁思源等10名同学2023年度淮南市“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通过视频短片方式,生动讲述了30位优秀青少年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我市新时代青少年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向上向善的良好精神风貌。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褚昭亮
“只要紧紧咬住产业创新发展不放松,积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历史机遇,不畏难,敢攻坚,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淮南东辰集团负责人在该集团数字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说。
网联万物,数智赋能。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推进数字化转型,拥抱数字化时代,是制胜未来的不二之选。对于淮南东辰集团而言,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答题”。
本报讯 11月20日,省委讲师团“举旗帜·送理论”学习《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专题宣讲暨“书香安徽”读书报告会走基层活动在淮举行。
此次活动由省委讲师团主办、市委讲师团协办,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
为落实“双减”政策,凤台县通过建设图书馆、设立“班级读书角”、开展“相约好书,牵手美文”“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微讲堂”活动、为学生和家庭设立“最美书房奖”等形式,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图为县实验中学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本报讯 11月17日上午,安徽永盛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师范学院捐资助学暨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淮南师范学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
仪式上,淮南师范学院与安徽永盛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捐赠协议并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安徽永盛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向淮南师范学院捐赠10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及帮扶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
本报讯 11月20日上午,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练兵活动暨执法人员培训班在平圩电厂培训基地开班。
据了解,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练兵活动暨执法人员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本报讯 “各位游客,请大家规范停车,注意卫生习惯,做到文明旅游。”上周末,文明旅游志愿者徐女士和同伴一道,来到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义务咨询、景点介绍等温馨服务,引导游客养成文明旅游好习惯。
文明旅游关乎城市形象。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把文明培育功夫用在平时,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在淮南文化和旅游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引导游客绿色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做到文明观光,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不攀爬触摸文物;做到文明入住,爱惜宾馆酒店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做到文明就餐,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拒绝食用野味。同时,在景区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及时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本报讯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林业资源发展与保护,采取绿化造林、规范用林、执法护林等有效措施,多措并举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在绿化造林上,我市将造林任务分解到县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1275.9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40.9%;完成省级封山育林4001.2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0%;完成省级退化林修复29056.2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26.3%;完成森林抚育21020.2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16.8%。在规范用林上,我市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谋划申报、前期报建审批、建设推进中涉及林业要素保障、服务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流程,市级审核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我市已审核审批永久使用林地建设项目51个,涉及永久使用林地72.3985公顷。以控制采伐、限额消耗、保护森林资源为目标导向,严格管理使用森林采伐限额,截至目前,已办理林木采伐证329本,蓄积量3.9993万立方米。在执法护林上,我市加大对涉林案件的发现、查处和整改力度,坚决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组建市级林业行政执法骨干人才库,纳入市级执法人员库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执法,入库统一培养骨干执法人才22人,查处涉林违法案件37起。抓好森林督查工作,共核查疑似违法图斑1766个,查处整改违法图斑22个,恢复植被2.6022公顷。全面推广“林长制护林保”,森林保险投保面积达7.65万亩,保额总计8321.05万元。
本报讯 为更好引领、凝聚、服务青年职工,赋能青年人才扎根地区建设,11月17日下午,八公山区举办“‘乡’聚八‘工’,‘青’你同行”青年职工联谊活动,来自八公山区各行各业的近50名青年职工齐聚八公山镇妙山村,感受乡村发展成效,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米 可
今年以来,八公山公安分局立足“警网融合”机制架构,充分融合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力量,积极调动“两代表一委员”、道德模范、社会贤达、知名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紧盯矛盾纠纷隐患,控增量、化存量,变“被动受理”为“主动贴近”,变“上访”为“下访”,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注入警网的强大合力,助力八公山区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荣誉称号。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淮南高新区以提升项目单位便捷度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帮代办”服务,精心建立一支帮办代办专员队伍,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加快项目单位办事便捷度。
为及时、准确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审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淮南高新区集中力量、重点帮办,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全流程帮办代办“一站式”服务。今年11月,蓝标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时佳很焦急,作为招商引资入驻企业,投产时间紧迫,但厂房消防验收备案还未审批通过。为了全速推进企业投产运营,淮南高新区建设发展局服务专员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与项目负责人对接,面对面指导,一次性告知资料申报清单,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