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创造”

——淮南东辰集团开启特色数智赋能提升模式

版次:02  2023年11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褚昭亮

“只要紧紧咬住产业创新发展不放松,积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历史机遇,不畏难,敢攻坚,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淮南东辰集团负责人在该集团数字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说。

网联万物,数智赋能。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推进数字化转型,拥抱数字化时代,是制胜未来的不二之选。对于淮南东辰集团而言,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答题”。

近年来,淮南东辰集团在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创大公司从传统制造业到数字化转型,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传统的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初冬时节,走进创大公司智能化工业园,处处奔涌着振兴发展的气息,澎湃动能扑面而来。

地面清洁的生产车间里,悬挂在半空中的机械臂沿着轨道来来往往,机器人在准确地抓取配件,或送入机械平台,或从机械平台中取出送往下一道平台;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既定轨道穿梭;明亮的中央控制室里,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生产运行情况……

这是记者在创大公司智能化工业园U型卡机器人自动工作站、钢筋网机器人自动工作站、转移桁架工作站、精加工车间、经纬网加工区和智联物流料场等生产现场看到的景象。令记者称奇的是,整个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这一切彻底颠覆了人们印象中传统的制造生产车间里产品堆放杂乱、人员众多等乱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淮南东辰集团在发展中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制造业必须实现数字赋能,产业创新,才能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推进工矿产品迭代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东辰集团创大公司在创新发展中树立了标杆。近年来,该公司围绕提质增效、减人降本、本质安全三大创新具体目标,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业务流程,搭建了MES系统和智联物流管理平台,生产组织数据化透明化,实现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目前,智能化工业园一线职工减少了20%,产品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下降了15%左右,在节能降耗、减人增效的同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

淮南东辰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急切需要寻找新的创新模式赋予其发展动能,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给制造企业创新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通过数字化创新实现赋能、提供发展动力、增强竞争力,是东辰集团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制造”到“创造”。近年来,东辰集团紧跟数字化行业发展大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数字化产业化长效机制,按照“先行试点,再行推广”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形成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东辰模式”,继续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向省级、国家级迈进。按照该集团2024年“数字化提升、智能化管理”工作指南,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利用数字技术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多点开花,不断探寻发展新动能、新引擎、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