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通区上窑镇聚焦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认真开展排查,创新盘活方式,强化政策引导,着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节约集约用地。
调查摸清底数,建立企业台账。该镇加强与区经信、税务等部门联系,组织专人对上窑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占地面积、产值、税收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包保领导定期深入企业,了解包保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
实行“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该镇推进厂房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一方面强化厂房所有单位的经营意识,提高厂房利用率;另一方面投资单位可以将有限的购置资金用到购买高、精、尖设备上,提高投资效益。淮南吉能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原润扬工贸闲置厂房,用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预计总投资1.2亿元,投产后能够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安徽春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通过租赁原虎泉电动车厂房,建成总投资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的环保建材生产项目。赛璐特亚克力项目租用原星宇光电厂房,2022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效企业。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到上窑落户。科学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名录,发挥商会牵手政企的职能,向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转变,引来“源头活水”。对固鹏、高盛纺织和杨泉塑业等低效僵尸企业,通过腾笼换鸟、招商嫁接等方式稳步推进企业盘活工作。利用原固鹏60亩工业用地,引进安徽从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禄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安徽禄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产,今年底可望升规。
(本报通讯员 石丹枫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