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3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多措并举深耕教研咨政 量质齐升彰显党校担当

    本报讯 近日,市委党校教师撰写的理论文章《武王墩墓:解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密码本”》在《学习时报》刊发。该文以淮南本土重大考古发现武王墩一号墓为切入点,从空间礼制、器物群像、文明基因三维度,阐释其出土文物所体现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国家文化战略紧密结合,让武王墩一号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地域视角”上升至“国家视野”,提升了淮南文化影响力与美誉度,也标志着该校在理论创新与地方实践结合上迈出坚实步伐。

  • 我市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我市交通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计划为67.27亿元,截至目前计划已完成过半。

    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S16合周高速二期建成通车运营;S19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淮南段路基工程完成92%,桥梁工程完成89%,路面工程完成6.9%,力争年底主线建成通车;S63怀远至凤台高速公路淮南段力争年底路基工程完成70%,桥梁工程完成68%;S10扬州至淮南高速公路淮南段已取得用地批复,正在进行全线清单控制价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S20长固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 志愿服务沁书香

    8月12日上午,市少儿图书馆2025暑期“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启,20位少年儿童化身“小小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图书分类、借阅管理等专业知识,更在书香浸润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感悟了服务他人的价值与意义。 本报记者 廖凌云 摄

  • 净化成品油市场共筑安全家园

    本报讯 近日,谢家集区精心组织,发动11个乡镇、街道,在100余个村和社区张贴《举报身边“流动炸弹”共筑安全家园》宣传海报500余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积极构建打击“黑加油点”专项整治行动的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据了解,此次张贴的海报详细列明了“黑加油点”的危害、举报途径、奖励等内容,张贴在村务公开栏、社区宣传栏、党群服务中心、农贸市场、村口等人流密集区域,确保宣传效果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收到涉嫌“黑加油点”线索2条,均完成核查处置。下一步,谢家集区将持续强化部门协作,压实属地责任,通过有奖举报机制凝聚社会监督力量,对收集到的线索及时查办,坚决遏制“黑加油点”,斩断“黑加油链条”,为辖区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 加强行业监管 净化交通环境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力度,整治公路、水路运输环境,查处公路超限超载行为,有效净化了交通运输环境。

    上半年,交通执法部门查处超限超载、非法改装、北斗不在线等普通货运类违法行为644件,其中非现场执法563件;查处非法涉路施工1起,清除非公路标志等57处,清理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32处,清理公路用地范围内堆积物3处;查处违法违规船舶591艘次;有序推进渡口撤并工作,撤销23道、保留47道渡口;推进渡口渡船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渡口监控系统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 精准兜底强保障 暖心服务惠民生

    本报讯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始终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工作理念,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温度,推动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社会救助,筑牢民生底线。按时足额发放救助补助金,上半年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23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6.64万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1464.93万元、农村低保金652.99万元,临时救助34.22万元,高龄津贴258.65万元,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费12.1万元。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重点对象的走访排查工作,及时处理系统预警信息。扎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上半年,全区共实施临时救助183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22万元,拨付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26.96万元;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共实施救助16人次,救助金额0.78万元。

  • 数字化转型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高清屏幕上,通过动作捕捉技术,非遗项目“花鼓灯”传承人的精湛舞姿清晰可见,仿佛将传统艺术鲜活地“搬”到了眼前。近日,记者走进凤台县文化馆,数字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数字化资源已存入文化数据库,市民操作文化一体机扫描作品二维码,就能实现下载欣赏。”该馆负责人李磊告诉记者。

  • 凝聚合力“防溺水” 青春防线“不松懈”

    为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团寿县县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宣传+巡查+联动”的模式,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多维度宣传,筑牢思想防线。团寿县县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在寿县青年微信公众号开设“防溺水宣传”专栏,定期推送溺水急救知识、典型案例警示、安全避险技巧等内容,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增强宣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联合教育部门,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团(队)日等活动,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系列活动上百场,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溺水危害、预防措施及自救互救方法,覆盖师生及家长近万人。每年暑期在爱心暑托班开设防溺水专题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此外,还拍摄防溺水专题宣传视频,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 下沉村社查隐患 织密夏季“安全网”

    本报讯 为有效防范夏季农村安全风险,凤台县桂集镇成立安全排查指导组,由镇分管领导牵头,联合辖区交警中队、镇综合执法大队、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应急办、镇团委等部门下沉村社区,通过“宣教+排查+整改”一体化推进,全力筑牢夏季安全屏障。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指导组以“不留死角、不漏盲区”为目标,分片包干覆盖18个村(社区),重点针对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六类风险”(消防、燃气、用电、农机、自建房、防汛)及防溺水等领域开展排查。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联合交警中队检查村道急弯陡坡、临水路段警示标识设置情况,现场整改缺失标识牌8处,增设减速带3处;针对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问题,开展劝导教育23人次。在“六类风险”整治中,排查老旧房屋37栋,整改电线私拉乱接隐患11处;检查农机具存放点5个,督促报废超期农机2台;对池塘、沟渠等水域开展“拉网式”巡查,新增防溺水警示牌15块,配备救生圈、竹竿等救援设备28套。

  • 暴雨中的“东华速度”

    本报通讯员 韩 冬 本报记者 鲁 松

    8月的淮南,一场持续强降雨让整座城市进入“多雨模式”。

    淮南东华实业集团迅速响应,将“以业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化为一场场争分夺秒、饱含温情的守护行动——从预警布防到硬核备战,从排水防险到动态守护,从隐患排查到暖心关怀……东华物业人始终冲在最前线。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