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第A03版:理论探究
  • 围绕“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伟大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所以,围绕“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守正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的基本遵循,这既充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提升路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育体系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还能形成思政教育的完整闭环,进一步激发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应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点,推动两者协同发展,以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数字消费赋能内需扩容提质的现实路径探究

    近年来,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并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为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定下了基调。同时,报告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指明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数字消费的崛起,数字消费打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消费场景,同时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了线上线下消费的深度融合,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然而,当前的数字消费仍面临不少挑战,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部分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等,不利于推动内需高质量增长。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内需扩容提质的现实路径,对于推动数字消费健康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