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第A03版:理论探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这些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激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如“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仁者爱人”的人文关怀、“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的内涵。通过这些人文精神的培育,学生能够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参与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如“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以孝求忠”的家庭观念、“修身养性”的个人修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体的道德实践路径。这些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义利观,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

  •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音乐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在数字信息技术背景下,加强音乐教育的意义愈加受到社会关注。通过将数字工具融入音乐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源,从而增强学习体验。通过数字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音乐流派,从而加深对音乐理论、演奏技巧的理解。在多元化的课堂环境中,数字工具还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通过使用音乐创作、声音编辑和录音软件,学生可以尝试音乐制作的不同方面,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此外,数字信息技术有助于弥合传统与现代音乐实践之间的差距,使音乐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 以“新”求变 以“制”为基 以“质”赋能

    寇明月 杨文选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新时期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

    新时期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使青年职工所处的信息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定变化。创新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更加贴近青年职工的实际生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年职工群体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的特点,其思想状况、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企业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对青年职工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