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第A01版:合肥都市圈新闻
  • 马鞍山: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促进产才深度融合

    马鞍山日报讯 近年来,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才引智并举、产业壮大与人才招引同步,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提速赋能。

    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科技创新型企业,现已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与北京大学建立了“北大—东科第三代联合研发中心”,共同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芯片的研发,建成马鞍山市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在市委人才局的支持下,马鞍山工程师学院建设模式使得公司与安徽工业大学等本土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公司与安工大在专业课建设、校企导师双聘、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了系列交流合作,安徽工业大学冠名班大大缩短了从学生到工程师的培养周期,目前已招引安徽工业大学毕业生12人,成立了化合物半导体联合实验室并设置专项奖学金。

  • 合肥,如何滋养“科技新苗”?

    合肥日报记者 代 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从初创期的“幼苗”,到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 鱼儿“岸上”养 致富有“妙方”

    在传统的认知中,鱼儿总是在江河湖海中畅游,或者在宽敞的池塘里嬉戏。然而,如今一种新颖独特的养殖方式——桶装养鱼,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日前,记者在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胡集村的叶贵家庭农场,就见到如此新奇的一幕。

    该农场是在原胡集中学的旧址上建起来的。记者走进5米多高、30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内时,农场主盛叶贵正在调试为养鱼大桶特制的供氧机。在他的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下,20多个硕大的深蓝色桶装养鱼池,已经成为鱼儿舒适的家。

  • 快递坐公交

    日前,芜湖市车牌号为B05525D的公交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乘客”——快递包裹。这辆公交车从南陵县城发车,到达终点许镇后,由公交车驾驶员与快递工作人员进行货物交接。

    据悉,“快递‘坐’公交”项目构建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有效打通了偏远农村地区居民货运物流、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滁州: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

    3月11日,工人在滁州悦达实业有限公司查看生产完成的混动发动机缸体。

    近年来,滁州市全椒县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窗口期、机遇期,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底,该县拥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企业119家,逐步形成以氢能、动力电池、节能内燃机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 蚌埠:积极践行“双碳”行动做好“绿文章”

    蚌埠新闻网讯 近日,蚌埠市绿色发展宣讲暨年度绿色制造培训会举办,积极培育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蚌埠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6.19%。

    2024年,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