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第A03版:理论探究
  • 新业态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传统文化+新业态”是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传统文化赋能新业态创新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一方面,这种跨界合作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为科技产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传统与现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升华。因此,笔者以“故宫淘宝”为例,分析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的成功缘由,进而为传统文化如何赋能新业态创新探索新路径,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价值。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功能发挥的路径探索

    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物质世界与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催生出资本、贸易与市场行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塑造正确劳动观、实践观为导向,把劳动的服务价值属性、商业价值属性统一整合为实践要素,使受教育者对劳动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生存需求或生活水平的提升,转而将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作为劳动资源转化、劳动技能培养及劳动意识强化的一种牵引力。因此,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让受教育者或社会独立个体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培育其勤劳、节俭、自律等优秀品质,使其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校劳动教育要以培育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持续深化“以劳树德、以劳健心及以劳增智”的育人探索,丰富大学生劳动知识储备,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及劳动积极性,为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夯实基础。

  • 切实把握青年理论宣讲的方法和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宣讲是传承与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桥梁,是党的创新理论为大众所理解的“最后一公里”。青年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运用“青言青语”在理论宣讲中鲜活呈现、生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让受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贡献青春力量。

  • 国际商事仲裁合作机制的构建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跨国商业争议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商事仲裁合作,通过一系列活动和立法更新,不断加强与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的接轨,为全球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商业活动不断增加,商事争议也随之增多。相较于传统的诉讼方式,国际商事仲裁以其程序的自主性、灵活性及保密性,在解决跨国商事争议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仲裁方式不仅能快速高效地解决争议,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双方的商业机密和声誉。因此,国际商事仲裁在解决跨国商业争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