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剪纸艺术精品展开展

    本报讯 9月19日上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剪纸艺术主题创作精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先发,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胡文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出席活动。

  • 党建领航赋新能 监管为民谱新篇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强化政治机关职能定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政治意识更加坚定、政治功能更加强化、政治生态更加清朗、政治底色更加鲜亮,有效发挥了机关党建助力全市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2023年,在全国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五星所评定工作中荣获“表现突出集体”称号;药品安全工作获全省第一名;获得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企业开办注销领域优秀单位;机关党委获“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称号。

  • 2024国际商协会大会在合肥举办

    本报讯 链接全球商协会资源,推动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9月19日上午,2024国际商协会大会在合肥举办。副市长乌吉阿哈买提·吐尔逊出席会议。

    大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支持,安徽省贸促会、国际商会承办。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境外商协会机构及17家外资企业、58个境内商协会机构及82家会员企业共448位代表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国际商协会大会是一个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的经贸交流活动,致力于打造联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国际商协会联盟、资本市场平台、贸易中心、高能级展会等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本次国际商协会大会是第三次举办,以“汇商合作 畅通供需 共赢发展”为主题。

  • 共护食品安全

    9月19日,凤台县第八中学举行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县人大代表、朱马店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等一行人在食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观看了进货查验、储存、清洗、切配、制作和留样等食堂经营过程,通过开放日促进了学生家长对学校食堂的了解和认可,也进一步督促了学校对食堂的管理。

  • 离休老干部开展“慈善一日捐”献爱心

    本报讯 9月19日上午,市属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学习小组的老干部们汇聚在世纪花园小区离休干部陶仁楼家中,开展“慈善一日捐”献爱心捐款活动,并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据了解,学习小组的老同志们从报纸上看到淮南市市级机关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的新闻后,一致表示,虽然自身年纪大了,但仍然想再尽一点自己的心意。大家决定开展此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希望能继续贡献一些余热,力所能及地为淮南发展增添正能量。捐款现场,老干部们郑重地将爱心款投入捐款箱,以一颗赤诚之心将爱心传递,不能到现场的老干部也委托小组其他同志代为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现场共捐出善款9800元。

  • 淮南文旅精彩亮相2024“江南吃货节”

    本报讯 9月18日晚,淮南文旅精彩亮相2024“江南吃货节”。我市采取旅游推介+文艺演出+美食展销相结合的形式,推介寿县古城、八公山、焦岗湖、茅仙洞等特色旅游资源,展示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宴等独特美食,进一步打响“楚风汉韵·山水之城”品牌。

  • 数智赋能医保经办服务守护群众健康福祉

    本报讯 我市医保部门通过强化数智赋能,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门诊共济,不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

    创新经办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我市医保部门创新打造“一号办”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工单接收、督办、审核、反馈等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一是集成功能,自主研发医保政务服务行业大模型,涵盖人工话务、工单受理、智能客服等多个模块,连接省医保公共服务系统。二是强化AI智答,建立大模型知识库,囊括医保政策、经办流程等,专业团队实时更新,通过关键词归纳训练智能话术。三是服务贴心,人工客服先行接听,AI客服在人工满负荷或非工作时间提供7×24小时服务,复杂问题转接人工或记录工单。截至8月底,该平台总接线量已达到124538件,累计向群众发送政策宣传短信31032条,工作日日均接线量约1500件,假日日均接线量约470件。

  • 开展增殖放流 助力生态修复

    本报讯 9月19日上午,潘集区农业农村局在淮河干流淮南祁集段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此次活动由潘集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的领导小组负责,潘集区渔政站具体组织实施,放流了广布性黄白鲢、草鱼、淮王鱼等四个品种,共计65万尾鱼苗,进一步改善和修复了淮河天然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教育是幸福的遇见

    本报记者 贾 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空气遇见暖流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对于淮南经开区实验学校田忠玲老师而言,为人师、走上讲台,就是一场幸福的遇见。在从教的25个春秋,她遇见了无数求知若渴的学生、友善真诚的同事、支持教育的家长,这就是一种幸福。即使被查出身患乳腺癌,这种幸福依然伴随着她、鼓励着她坚守在教育一线,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

  • “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取

    本报讯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文明用餐、崇尚节约的理念已逐渐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中秋假期,记者走访部分餐饮场所发现,浪费食物的现象仍偶有发生。

    9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广场北路一家饭店看到,随着用餐高峰期过去,就餐的顾客陆续离席,不少餐桌上都留下了剩饭剩菜,有些菜甚至只吃了三分之一。有的顾客选择将剩菜打包,有的顾客则将没吃完的饭菜留在桌子上。店内服务员告诉记者,顾客用餐完毕后他们通常都会询问是否需要打包,但仍有部分顾客选择不打包。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