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第03版:读书
  • 《雪山大地》闪耀人性光辉

    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以“父亲”20世纪50年代深入沁多草原、调查牧民生活为主线,贯穿青藏高原的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细致记载了诸多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描摹雪域高原沧桑巨变的同时,全景式展现了牧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以少胜多的千古名战

    赵 阳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宋代抗金名将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善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雄沉劲健。《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作者对于淝水之战的描写,语言刚劲,结构谨严,有条不紊,层层推进,风格沉稳雄劲,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 向苍茫大地致敬之作

    米丽宏

    《此致敬礼》是作家马步升的散文集,静心捧读,真是既“烧脑”又享受。

    这本书是马步升先生行与思之结晶,忧患与思辨之记录,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向苍茫大地致敬之作。书分五章:浮光掠影,苍天大地,冷语热心,风走流云,你侬我侬。不同于一般文集的分辑编排,这本书一个章节就是一篇文章,每篇文章四万多字,体量大,格局大,情怀和意境也很深阔。

  • 《〈淮南子〉传承与译介研究》

    这是首部兼跨《淮南子》传承研究领域和翻译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既全面整理《淮南子》诞生至今的传承成果,又详细梳理《淮南子》在世界各国的主要译介成果,并对国内全译本Huai Nan Zi和国外全译本The Huainanzi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最后基于副文本理论对典籍译介的重要启示,指出典籍译介过程中所涉作者、编者、译者、编辑、出版社、媒体乃至读者等主要相关角色应各自发挥作用,从而形成合力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中国典籍“走出去”。这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极富启示。

  • 《礼法之外: 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重回历史语境,把“书写”视为一种“过程”,寻找情感书写的在场意义。作者意在探究作家在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中创作,他们为什么写、如何写,其情感写作与政治生涯之间的种种情况。

  • 一场有关生命韵律的哲学探索

    姚 锦

    双雪涛的最新力作《不间断的人》可谓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集,通过多个故事情节,巧妙勾勒出了当代社会中人类在自我、他人和世界之间的探寻与迷茫。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幅精致的画面,描绘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矛盾、挣扎以及复杂的情感。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与哲学思考相结合,透过平凡生活中的琐事,展示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 《华夏日常生活史》

    以开阔的人文视野、翔实的历史资料、优美隽永的文字、生动精美的图片,对中国古代社会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生动呈现,全景式展现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递图景。

  • 《忽如远行客》

    关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和大关节,勾勒游士与游侠的生命历程,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孟尝君、信陵君、荆轲、商鞅、李斯、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刘秀、三曹父子……本书对这些人物的解读新意迭出。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