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第01版:头版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本报讯 6月14日上午,市委书记任泽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和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重要回信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学习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传达学习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听取关于我市上半年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 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淮南

    本报讯 6月14日下午,市环委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书记任泽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梳理我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整改推进情况,明确工作重点,全力攻坚克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淮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主持会议。市领导文见宝、宋立敏、晁友福、程俊华,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及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

  •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本报讯 6月15日上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建设长三角优质医疗重点转化中心发展论坛暨三甲医院揭牌仪式在淮南东方医院总院举行。市委书记任泽锋,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儒江,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绪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文见宝,副市长陆晞,市政协副主席董众兵,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世森,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等出席论坛并为医院揭牌。

  • 安徽理工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本报讯 6月14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至诚体育场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出席活动并为毕业生送去祝福。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等校领导和优秀校友代表出席活动。

    张志强说,安徽理工大学是一座知名高等学府,是淮南重要的城市名片,选择安理大就是选择淮南。四年来,同学们与淮南相伴成长、相互成就,留下了“南”以忘“淮”的青春记忆。这四年,安理大学子真的很棒,在疫情防控、创城创卫、社会实践、创业竞赛中展现了青春风采,为学校捧回了奖杯,为淮南争得了荣誉。这四年,安理大真的很靓,全校师生团结奋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创造了省属高校第一个拥有A类学科、第一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个拥有两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辉煌业绩。淮南市始终把安理大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竭尽所能帮助安理大改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条件,积极推动大学科技园和安理智谷建设,市校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四年,淮南真的很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健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七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距离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的梦想越来越近。

  • “稻田用上水,秧都插齐了”

    6月14日,记者来到凤台县永幸河枢纽,只见2台大型引水机组正以每秒40立方米的流量,从淮河提水流向全县14个乡镇。

    在距离枢纽40公里外的朱马店镇,种粮大户许明月家的200多亩水稻已经栽插结束,许明月高兴地说:“渠里的水是满的,稻田用上水,秧都插齐了。”

  • 智能作业助夏种

    “三夏”时节,凤台县新集镇常庙村瑞耕农机合作社夏种现场,农机手进行水稻覆膜机插秧作业,该技术在机插秧的同时覆盖田间防草降解膜,实现节水、节肥、节药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近日,我市举行水稻“机抛秧+机插秧”智能作业演示会,通过农机新技术推广、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陈 彬 摄

  • 无人机上岗,秸秆禁烧有了“千里眼”

    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孙庙乡采访时看到,在工作人员熟练操作下,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飞向远方,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屏,工作人员对全乡麦田里的秸秆禁烧情况一览无余。

    “无人机上岗为我们秸秆禁烧安装了‘千里眼’,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禁烧效果非常好。”孙庙乡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无人机能够高空俯瞰,通过实时传输系统,将现场画面和数据及时回传指挥中心,帮助我们迅速发现火点或潜在的焚烧迹象,同时无人机搭载了喊话器,在空中进行喊话宣传与威慑,可提前将燃火风险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秸秆焚烧行为的发生。”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