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统筹供水抗旱保苗——

“稻田用上水,秧都插齐了”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版次:01  2024年06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14日,记者来到凤台县永幸河枢纽,只见2台大型引水机组正以每秒40立方米的流量,从淮河提水流向全县14个乡镇。

在距离枢纽40公里外的朱马店镇,种粮大户许明月家的200多亩水稻已经栽插结束,许明月高兴地说:“渠里的水是满的,稻田用上水,秧都插齐了。”

今夏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对部分地区夏种造成了影响。为支援夏种用水,淮南市加强水源调度,统筹供水,保证夏种插秧用水需求。

凤台县永幸河枢纽是全省唯一县级管理的大型灌区的最大泵站。为保障全县灌溉用水需求,排灌站按照“有旱必抗”的原则,全力提引淮河水,推进夏种进度。截至目前,凤台县永幸河枢纽已累计运行3900多台时以上,抽引淮河水达4300多万立方米以上。

当前正处于夏种夏管用水高峰期,淮南市淮河以北的凤台县旱作区、毛集区旱作区、潘集区大部分区域,土壤墒情为中度不足,给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播种以及水稻秧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今年降水量偏少、夏种用水较为紧张的实际情况,我市坚持水源调配‘一盘棋’。”淮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蒋超告诉记者,该市加强蓄水保水和调水,统筹供水,全力保障育秧田和稻田用水需求。 (下转四版)

《安徽日报》6月16日二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