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第03版:五彩地
  • 饼 伯

    老家小街入口处,有一对卖烙饼的老夫妇。每天下午三四点,待到孩童背着书包放学回家、家长带着孩子准备买一些晚间的吃食时,老夫妇的烙饼摊子就已经准备就绪。一个巨大的、竹条编织的饼筐,里面叠放着一张张厚重的、冒着喷香热气的烙饼,筐外再压上厚厚的棉布,确保饼子的温度不会流失。有顾客来时,说声要几块钱的饼子,老伯就会熟练地掀开盖,用木夹夹出一块饼,“呼”一声丢给老妇。妇人会用秤杆称好饼的重量,多退少补,商量好价格后,老伯就会高高扬起他的切饼刀,“咔咔”几声,将饼剁成大小不一的块块,好让人装进袋中。

  • 香 椿

    老家院子西北角有两棵香椿树,比碗口略粗,高过院墙,平素很少受人关注。只有春风送暖椿树发芽的时候,家人和邻居纷纷来采摘椿芽,才突然想起这香椿树原是“宝树”。

    皖北的乡村,房前屋后大多都栽有香椿,虽然数量不多,但很粗壮。每至清明前后,几场春雨,香椿便疯狂地吐出嫩芽,那芽嫩得发紫,香得扑鼻。香椿芽在老家又叫作“香椿头”,是蔬菜中的上品,人们从树上摘下椿芽,用开水烫过与豆腐凉调,或者打上鸡蛋煎炒,其味新鲜爽口,让人百吃不厌。其实,香椿芽长成只需三四日,少一天则太嫩,多一天则变老,所以采摘需要把握住最佳成熟时期。

  • 惦记一个陌生人

    我跟商家打交道,偏执于物美价廉又可靠周到,现实是很少有商家能入得了我的眼。

    有一年装修婚房,我满大街寻找合适的窗帘店。物美价廉相对好办,可靠周到不好甄别,我只有靠识人来断定。但识人会失准,表面热情诚恳,暗地里忽悠是常见的事,所以提防之心不可无。

  • 古城听柳

    夜,春雨淅沥,浅唱低吟,似乎在谱写一曲婉转的旋律,也有一些调皮捣乱的,叮叮咚咚地敲打着窗棂上的玻璃或在雨搭上蹦跳的声音。好想随春风春雨去赴一场关于春天的约会,因料峭的寒,临门迈着的脚又有些望而却步了。

    料峭的春风,越吹越软。不再吹得城砖呼呼作响,而是轻柔地吹拂着每一块蕴含故事的青石。石缝间渐渐地变翠变绿了,愈发丰盈起来了。

  • 亲亲的蔬菜

    小区菜市场的摊位是相对固定的,入口处肉案、鲜鱼,其次是蔬菜区、熟食区,有条不紊。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总会有一些没有固定摊位的散户,他们大多数来自附近的郊区乡村,将自家多余的青菜带到市场,换一点肉食或者日用品。一杆老秤,一条蛇皮袋,一堆青白菜蔬,他们蹲守在狭小的阵地前,开始了一个清晨的期待。

  • 姥姥教我针线活

    我小时候是姥姥带大的,6岁和父母进城上学,我10岁的时候,父母的工作稳定下来,终于把姥姥从家乡接来了。可是刚来不久,我和姥姥之间就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姥姥要我学做饭、洗衣,这些倒也罢了,也可以理解,她硬要我学做针线活。

    我死活不愿意学,爸爸妈妈也开导姥姥: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哪有家人还让女孩学针线活儿的。姥姥却振振有词:我不是脑子老化,你看人家当兵的男娃在部队里还都是自己缝补钉扣子。你们要是不同意让小元学做活计,我就回老家,眼不见,心不烦。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