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旁白客
山水在,风物在,魂在,人气自然彭拜。游滁州,不可错过醉翁亭。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任滁州知州,写下名篇《醉翁亭记》。汗漫在《中国作家》2022年第2期发表的散文《滁州记》,以欧阳修的行迹和“写者,泻也”为明线,以乌鸦与《小流水》为暗线,明暗呼应,贯通、赓续千年滁州的厚重文化,大开大合,抽丝剥茧,虚实结合,酣畅淋漓,奏出一曲文旅品牌的精妙回响,堪称佳作。
甘武进
“皇帝女唔忧嫁,皇帝女唔忧嫁。陈李张黄司马,位位想变附马。”这是TVB版《醉打金枝》片头曲的歌词,承载了我们很多回忆。《醉打金枝》讲的是唐代宗之女昇平公主与郭子仪之子郭暧间的故事。虽然正史并无郭暧打昇平公主的记录,但我们不妨从此情节看唐朝法律对于家暴的规定。在《案卷里的唐朝法律故事》里,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唐朝生活,领略唐朝的法律格局。
李 钊
1937年11月19日,侵华日军占领了苏州,并实施了一系列暴行,原本富庶繁华的经济重镇苏州面目全非,经济凋敝、农业衰退、城市建设破坏严重,原本拥有36万人的苏州在沦陷后,散兵游勇、留守人民或惨遭屠杀、或背离逃亡,城市居民锐减至2万人,一时之间,苏州从“天堂”沦为“地狱”。可在战争阴霾下,沦陷后的苏州城里以茶馆、菜馆、旅馆和烟馆为代表的休闲业愈发兴盛,畸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隐情?当时沦陷区的百姓如何渡过那八年?而伪政权又是如何统治沦陷区的?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巫仁恕的《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一书,从沦陷区百姓的生活体验角度,揭示不同面向下的中国抗战历史。
仇士鹏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这是《我与地坛》中最让我泪流满面的句子。
人间美好而精彩,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四季反复地吟诵岁月清欢……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一切浪漫从此都露着一抹黯然。
而我该用多么艰难而倔强的努力才能让思念的声带发出“可是”这个词?
胡占昆
一年一度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人们划龙舟,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习俗。今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屈原辞世2300周年祭日。现就《招魂》一诗破题写点浅识,追思屈子。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怀王时曾任朝廷佐徒、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德才出众,深孚众望,不幸遭谗毁,被放逐。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了数十篇悲愤诗文,后人集为《楚辞》,《招魂》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1908年始编、1976年修订的《辞源》认为是宋玉所做。但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史记·屈原传》有言:“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这说明《招魂》属于屈原作品。作为权威史学家司马迁,其言是有依据的,是可靠的。那么,屈原作《招魂》为谁招魂?招什么魂呢?楚国历史长达600多年,其中曾有发达强盛的辉煌时期。楚庄王时任用忠良贤臣辅佐治国,使楚国一跃成为各诸侯国的霸主。到了楚怀王时,近小人,远君子,政治腐败,国家式微。奸佞权臣靳岗等人,嫉贤妒贤,挑拨离间,谗言屈原狂妄自大,目无朝廷和君王,楚怀王盲目听信,一怒将屈原放逐;到楚顷襄王时再次遭谗言,被流放南方,踏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