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5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准备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本报讯 5月24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赴八公山区调研防汛抗旱、青少年儿童防溺水、秸秆禁烧工作。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

    在山王镇原李咀孜矿、李咀孜排涝站,邬平川实地查看八公山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防洪排涝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情况。他强调,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细化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坚决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邬平川还深入南塘水库、土坝孜街道原运输公司废弃宕口,详细了解安全警示牌、宣传标语设置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他要求要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工作模式,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在山王镇王巷村值守点,邬平川听取秸秆禁烧相关工作情况汇报,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秸秆禁烧工作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何婷婷)

  • 医保窗口有了“首席代表”

    “取号机操作有些繁琐……”

    “老花镜好是好,就是有些晕……”

    “态度不错,给你们点个赞……”

    5月19日,在凤台县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服务前台,胡娅男和同事牛新兆一边翻阅着意见记录簿,一边商讨着服务提升方案。

    笔者打开这个厚厚的意见记录簿,诉求栏、回复栏、解决时限、经办人等一目了然,服务对象留下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有直言不讳,有表扬点赞,十分接地气。

  •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淮南样板

    本报讯 5月24日,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文见宝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晁友福主持会议,市相关部门和县区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市委书记任泽锋批示精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田家庵区汇报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 培养节水好习惯

    我市广泛开展节水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大力营造节水氛围,让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图为洞山中学西校区四(8)班利用班会形式普及节水知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节水好习惯。 本报记者 吴 巍 摄

  • 我市下好『四步棋』做好教育『双减事』

    本报讯 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我市坚持下好“双减”工作“四步棋”,办好教育民生实事,全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232所,已全部按照要求开展课后服务。

    督促提醒下好“先手棋”。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谈话提醒重点岗位负责人等方式,督促全市教体系统把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治理校外培训等为抓手,点面结合,精心组织推进“双减”工作进程。

  • 全力备战“三夏” 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讯 5月24日下午,全市“三夏”工作、气象高质量发展暨农民收入调度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全市“夏收夏种夏购”、全年粮食生产和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分析研判了上半年农民收入形势。副市长程俊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程俊华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做好“三夏”工作。要抢抓有利天气,全力做好夏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要落实夏种任务,抓好夏管工作,努力夺取粮食丰收。要充足准备,做好夏粮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强化禁烧巡查,抓好秸秆收储,确保实现“零火点”目标。要加强部门协作,抓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三夏”顺利开展。要强化人员管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 2022年科技活动周启动

    本报讯 5月21日上午,淮南市科技活动周线上启动仪式在市科技局举行。2022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我市将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活动周”活动。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为加快推进科技规划政策扎实落地,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周期间,我市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科学普及惠民活动,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 如何更好做到科学精准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认为,还是要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在当前,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状况,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龙舟文化始终贯穿端午节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 大通区未雨绸缪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本报讯 大通区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加强隐患排查,全力堵住漏洞,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大通区防指办、区农水局联合属地政府组织民兵对辖区内淮河干堤窑河封闭堤、幸福堤、水库等防洪工程全面开展汛前安全风险大排查。检查组通过现场检查、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从责任落实、预案修编及演练、物资队伍准备、隐患排查整改、防汛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属地政府务必在汛期来临前整改到位,坚决消除度汛风险隐患。

  •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日前,共青团安徽省委开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在全省评选出50名“安徽向上向善好青年”。我市2名优秀青年入选,其中,就读于淮南二中高二(36)班的许思远被评为“勤学上进好青年”。

    在老师们眼中,许思远是全面发展的“十佳学生”;在同学们心里,他是大家想要努力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坚韧不拔、努力向上的“学习之星”,更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向善青年”,追求善美、品学兼优、言行知礼,是他展现出的青春印记。

  • 凤台县多举措提升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水平

    本报讯 凤台县坚持“能援尽援、速援优援”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有效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努力满足城乡困难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县法律援助中心已受理案件262件,占全年任务的40.3%。

    该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点)对来电、来访人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用热心、细心、耐心、诚心服务群众。同时严肃律师值班纪律,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准,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对特殊人群申请法律援助,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积极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及时组织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上门服务,实现困难人群申请援助“零距离”。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