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窗口有了“首席代表”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 郑兆双

版次:02  2022年05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取号机操作有些繁琐……”

“老花镜好是好,就是有些晕……”

“态度不错,给你们点个赞……”

5月19日,在凤台县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服务前台,胡娅男和同事牛新兆一边翻阅着意见记录簿,一边商讨着服务提升方案。

笔者打开这个厚厚的意见记录簿,诉求栏、回复栏、解决时限、经办人等一目了然,服务对象留下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有直言不讳,有表扬点赞,十分接地气。

“群众的诉求,是我们努力改进和提升服务的方向,每天一上班,认真梳理回复和解决群众的诉求,是我必要的工作之一。”胡娅男告诉记者。

胡娅男是凤台县政务服务中心上岗的首位政务服务“首席代表”,为进一步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将“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落实落细,凤台县医保局率先践行便民服务新举措,遴选优秀科室负责人做为政务服务“首席代表”,入驻医保窗口服务一线,问群众之需、解百姓之难、抓窗口之纪、补服务之短,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切实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实现“一处跑”“跑一次”。同时,“首席代表”还具体负责协调、督促医保窗口示范点建设、创新创优、联审联办、绿色通道审批等具体服务事项。

“群众取号一是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取号,二是输入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在等候区的前后都有两个大显示屏,都能看到排队等候的情况,同时我们还有手机短信提示,即便出去临时办事,也能及时了解前面还有多少人排队。”胡娅男边操作演示取号机,边和笔者说。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凤台县医保政务服务窗口笔者看到,老年人服务专区、咨询区、前台综合受理区、后台协同审批区、自助服务区、休息等候区等功能设施非常齐全,老花镜、急效药、通俗易懂的标牌标识和服务导引员等人性化服务跟进完善,真正实现了“无障碍”办公与服务。

“我们在全市医疗保障政务服务清单及办事指南基础上,进一步精简了办理材料、简化了办理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切实做到了一次告知、一表受理、一次办好以及‘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真正将公共服务一站式、一窗式模式落到了每一个服务细节中。”胡娅男说。

“群众来到窗口,我们首先是暖心询问,并给他们让座倒水,减少他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特别是遇到比较急切的,我们先是安抚他们情绪,让他们不要着急,引导他们慢慢说慢慢办。”牛新兆说。据她介绍,前不久,钱庙乡五保户陈凤洋来办自己的外伤医保手续事项时,临行前说自己没有回去的车费了,当时窗口工作人员李婷婷二话没说自掏腰包给了他十块钱车费,老人连声谢谢。没想到第二天,陈凤洋又来到窗口硬是把十块钱还给了李婷婷。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服务群众关键看细节,真正将他们事当成自己的事,急他们之所急,点点滴滴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胡娅男感触地说。

一窗受理,平行服务,快速办结。据胡娅男介绍,自成为“首席代表”入驻窗口以来,他们目前正在开展窗口服务提升专项活动,对前台工作人员不定期开展服务礼仪培训和业务培训,按照“业务骨干+青年干部”组合轮值配置前台引导咨询人员,通过“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方式,深度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工作目标向群众公开、办事流程向群众承诺、工作绩效由群众评价,问题墙、回音壁、星级评选评优等等一系列新举措,不仅让窗口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把窗口服务质量推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