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志愿服务在身边 让幸福触手可及

    今年暑期,我市发挥阵地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关爱“一老一小”到服务户外劳动者,从助力公共服务到参与社区治理,志愿者们用真情付出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温暖与活力。

    “‘步’约而同”,暖心守护夕阳

  • 2025世界旅游小姐 寿县直通赛复赛周六举行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寿县县委宣传部获悉,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寿县直通赛复赛将于9月13日下午在寿州古城游客中心举行。经过前期海选,共有20余名选手获得复赛资格,她们将通过T台走秀、才艺展示和文旅知识问答等环节展开直通名额的最后角逐。

  • 加快推动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地生效

    本报讯 为加快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地生效,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全市政策培训会。市、各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淮南市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

  • 落实惠残政策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潘集区残联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以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为依托,采取内涵式挖潜、外延式拓展、无缝式链接等方式,聚焦惠残服务,凝聚共识、积聚资源、激发动能,全面落实惠残政策,切实提升惠残实效。

    为推动残疾人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区残联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通过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者入户走访、上门评残、电话联系、微信提示及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惠残政策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并充分利用就业招聘周、爱耳日、助残日、乡村“村晚”等大型活动扩大宣传范围,有效提高惠残政策知晓率、参与率。

  • 洛电四期建设 扎实推进

    近日,淮河能源洛河电厂四期2×1000MW煤电项目首根大板梁吊装成功,这是继主厂房混凝土浇筑、结构“出零米”后的又一个重大建设节点。作为我省“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的清洁煤电项目,工程采用国际先进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可向长三角地区输送清洁电能约100亿千瓦时。

  • 以“球”会友 “羽”你同行

    本报讯 近日,“羽你相遇,爱在球场”寿县青年人才趣味交友活动在寿县体育馆温情启幕,30余名单身青年齐聚一堂,在运动中收获友谊、邂逅美好。

    此次活动由团寿县县委、寿县教体局、寿县总工会、寿县妇联联合主办。活动中,“洗衣舞”“数零钱”“谁是人气王”等趣味小游戏轮番开展,青年们在轻松的互动中逐渐放下拘谨、增进初识印象;“听歌识曲”游戏将现场氛围推向小高潮,答对的嘉宾现场收获羽毛球拍、寿州文创礼品等专属奖品,进一步调动了参与热情。

  • 专项检查“深下去” 校园食品安全“立起来”

    本报讯 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2025年秋季学期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连日来,淮南经开区市场监管分局联合社会发展局全面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以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为重点区域,深入排查风险隐患。

    行动中,执法人员着重强化学校主体责任落实,要求各学校开展全面自查自纠,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质量达标;规范食品留样流程,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有力依据;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同时,对食堂环境卫生、餐用具及设施设备消毒提出严格要求,要求供餐前进行深度清洁消杀;严格清查库存食品及原料,严禁使用超过保质期、霉烂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材,从源头把好食品安全关。

  • 以心为壤 种下万千生命的远方

    本报记者 吴 巍

    桃李春风,师心育人。淮南第一中学教师许士凤是一名深耕生物学学科教研的带头人,更是以心育心的班主任。她俯身倾听青春的迷惘,用生物学课堂洞见生命的哲思,以一言一行的春风化雨,滋养着成长的阵痛与荣光。“亦师亦友育花开,一言一行芳自来”——这是学生们对她最动人的评价。

  • 身残志坚逐梦展风采

    近日,淮南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一阶段比赛圆满落幕。来自我市各行各业及部分在校学生参加了比赛。赛场上,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

 
 
  • 01

  • 02

  • 03

  • 04

  • A1

  • A2

  • A3

  •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