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市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点亮多彩夏日——

志愿服务在身边 让幸福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2  2025年09月12日

今年暑期,我市发挥阵地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关爱“一老一小”到服务户外劳动者,从助力公共服务到参与社区治理,志愿者们用真情付出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温暖与活力。

“‘步’约而同”,暖心守护夕阳

为守护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日常居家安全,市委社会工作部精心谋划,在全市选定100个社区和村,试点推行“‘步’约而同”志愿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以微信运动步数为切入点,组织志愿者密切观察老人的微信运动步数变化,针对老人可能突发的健康状况,及时上门走访,编织一张温暖而有力的“守护网”。

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地在社区(村)建立应急响应、日常帮扶和志愿服务激励等3项机制,完善“‘步’约而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基层助老护老暖老全链条服务。结合全市开展的以邻里互助、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睦邻一家亲”行动,试点社区(村)常态化开展关爱老人日常帮扶活动。2024年以来,全市引导1万余名村(居)民、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大学生、医护人员和500余个社会组织,为广大老人开展送餐、理发、义诊等志愿服务4万余人次,共同守护老人晚年幸福生活。

“托”起精彩暑假,“管”护快乐成长

暑假来临,不少家长却因工作繁忙面临“看护难”的问题。我市精心组织开展暑期托管志愿服务工作,以丰富多彩的课程、贴心周到的服务,为青少年打造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港湾,让家长无忧、孩子有“趣”处。

我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优势,在全市开设268个服务班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暑期托管服务网络。广泛动员党员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以“托”“管”“教”结合为核心,精心设计涵盖劳动实践、文化艺术、科普教育、课业辅导等多元化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困境儿童

为切实关爱困境儿童成长,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妇联组织开展“牵手困境儿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暑期累计开展关爱活动200余场次,覆盖困境儿童1.6万余人,织密关爱保护网络。

我市举办楚韵家风家训诵读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活动,50余名“爱心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现场结对。举办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暨2025爱心妈妈暑期关爱服务活动,志愿者为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家庭发放价值1.3万元的“加油徽姑娘”项目“微心愿”学习包与家庭包,并由心理咨询师为家长提供团体心理辅导,缓解照护压力。组织开展“科技‘童’行·筑梦未来”科普活动9场,让400余名儿童增强科技认知。

夏日送清凉,致敬户外工作者

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卫健委等多部门,共同开展“夏日送清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启动“爱心冰柜”公益项目,在银行网点、工会驿站、沿街商铺等场所设置66个供给点,配备冰箱、饮用水及应急医用品,并同步上线电子地图,方便户外工作者实时查找、就近取用,打造“移动清凉站”。依托工会驿站网络,为环卫工人、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发放防暑物资,覆盖百余家企业,重点慰问高温作业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多家医疗机构深入建筑工地、街头巷尾,开展防暑科普和急救演示,并为外卖从业者提供免费体检与义诊,筑牢健康防线。

夏日“橙”风暖,青春护旅途

暑运期间,淮南西站内人流如织,一抹亮眼的“橙色风景线”成为车站最温暖的底色。20多名来自各高校的大学生组成的“小甜橙”志愿者团队,用热情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路。

每天清晨,第一班列车尚未进站,“小甜橙”们就已经各就各位。在售票厅,他们耐心指导旅客使用自助购票设备;在安检口,他们细心提醒旅客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件;在候车室,他们主动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帮扶。“小甜橙”们用真诚的服务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小小图书管理员”点亮书香暑假

为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市少儿图书馆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活动,20余名少年儿童化身“图书管理员”持续两周开展活动,通过“培训+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在志愿服务中学习知识、传递书香,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成长之旅。

在少儿阅览区,“小小图书管理员”踮起脚尖整理书架,将错放的图书按编号归位;在服务台前,他们协助读者借书还书,一丝不苟地核对借阅信息;在阅读区,他们轻声提醒喧哗的读者,维护安静环境。市民李女士称赞道:“这些小图书管理员特别负责,他们认真工作的样子,真棒!”

“童声童议·我是社区小主人”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

今年暑期,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淮南市蚂蚁力量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童声童议·我是社区小主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带动家庭参与社区共治。

活动以“青春赋能社区 童心点亮未来”为主题,设置创城行动、安全守护、暖心关爱、调研献策、文化活力五大实践模块,利用暑期时间,在全市21个社区开展70场各具特色的活动。同时,积极构建“培训—实践—评估”全流程模式,使参与机制更完善、实践内容更丰富、保障体系更健全,引导更多青少年以“小小主人翁”身份参与社区建设,推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