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7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压实责任强化监管 规范提升物业服务

    本报讯 3月2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王怀义率队赴田家庵区和淮南高新区调研物业管理工作。

    王怀义一行先后深入恒大绿洲小区、壹号庄园小区、淮河新城五园小区、绿城初阳苑小区,实地走访调研物业管理服务情况。

    王怀义指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明确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坚持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攻坚行动,突出专项整治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物业“两头”,规范提升物业服务,推动解决住宅小区群众物业急难愁盼问题,促进我市物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 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历史文脉

    本报记者 朱庆磊

    开展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3月25日,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市住建局深入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文物遗存现场甄别、登记工作,扎实推进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我们在实地开展文物调查时,需先向群众了解文物情况,随后进行文物登记、定位、拍照、绘制平面图等,再录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为下一步文物保护利用打好基础。”市文物普查队负责人说。

  • “推门听庭”现场评议促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为全面落实最高检、省检察院关于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实质化运行的部署要求,淮南检察机关积极行动,相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力量,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指导运行机制,推动指导工作实质化运行。近日,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人员通过推门听庭、案件评议的方式对案件公诉工作开展精准指导。

  • 时光回响 遇见大通

    近日,“时光回响·遇见大通”文艺汇演在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此次文艺汇演由大通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通区文化馆、图书馆承办,汇演涵盖歌舞、戏曲、器乐演奏等,展现了地方文化魅力,为游客打造了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本报通讯员 潘雪洁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摄

  • 切实维护全市社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讯 日前,我市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专题培训会。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社保相关业务骨干、财务人员、青年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

    据悉,此次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专题培训,是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市社保基金警示教育月活动走深走实,切实提高全市社保工作人员风险管控能力。

  •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本报讯 近年来,寿县张李乡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婚丧嫁娶、养老助学等民生问题,创新推出“敬老文化节”“学子圆梦计划”等特色举措,通过文化浸润与制度激励双轮驱动,有效破除陈规陋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造敬老文化节,弘扬孝道新风尚。张李乡作为传统农业大乡,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达60%,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突出。2018年起,张李乡成立“敬老文化节”工作组,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张李乡敬老文化节”,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模式,采用敬老宴、拍全家福、幸福照等形式,打造敬老爱老品牌活动。同时,该乡注重“银龄学堂”教育实效,开设健康养生、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在“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基础上,每年评选10名“孝亲模范”,激励村民争当孝老典型,营造孝老爱亲好氛围。6年来,累计惠及老人1.8万人次,赡养纠纷下降90%,子女返乡探亲频次显著增加。

  • 做好服务助“淮南制造”加速出海

    春日江淮,制造业焕发新活力。安徽省前两月机电产品出口额达710.4亿元,同比增长22.8%。在区域经济版图中,前两个月,淮南市机电产品出口5.5亿元,增长24%;进口0.2亿元,增长125.5%。这份亮眼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 以实际行动展淮南粮食人精神风貌

    本报讯 3月25日至26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综合业务培训班。举办此次培训班,是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要举措。

    培训班邀请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策法规处、仓储与科技处、规划建设处专家,讲解粮食安全保障法、粮库规范管理、应急储备购销政策、粮食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等,既有宏观政策解读,又有实操经验分享;既有行业前沿动态、又有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 “医”“媒”融合讲好淮南健康故事

    本报讯 3月26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人民网、新华网等10余家中央驻皖及省、市媒体记者走进医院,近距离感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及学科发展成果。

    该院是我市第一家按照第五代医院理念设计和建成的医院,一期设置1000张床位,2024年2月18日正式全面开诊。开诊第一年,门诊量30万人次,住院患者3万人次,手术量上万台,市外及周边城市来南区就诊百分比占47%。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旨在通过“医”“媒”的跨界互动,搭建医院和社会沟通的桥梁,讲好淮南健康故事,让广大群众更真切体会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安心在淮南家门口“看好病”。

  • 爱心助人 幸福升温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杨帆是淮南市高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多年来杨帆家庭始终秉承关爱友善、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时时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2017年,杨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浙江一名2岁患儿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家与爱的真谛。

  • 雷霆出击查隐患 劣质产品零容忍

    本报讯 近日,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队伍,在辖区内开展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电线电缆等产品质量安全大排查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经营者是否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进销货台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销售“三无”产品的行为。认真查看了一次性卫生用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微生物、残留化学物等安全检测报告,抗菌类产品是否能够提供有效性检测证明。查看了电线电缆的检验报告,重点关注导体电阻、绝缘厚度、燃烧性能等核心指标是否达标。对于产品外包装,执法人员检查其是否完整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及厂名厂址等信息,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下一步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开展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定期对辖区内产品进行随机抽检。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选择密封包装完好、标识清晰的正规渠道产品;选购电线电缆时注意查看CCC认证标志,警惕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劣质产品。若发现违法线索,可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本报记者 苏 强)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