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寿县张李乡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婚丧嫁娶、养老助学等民生问题,创新推出“敬老文化节”“学子圆梦计划”等特色举措,通过文化浸润与制度激励双轮驱动,有效破除陈规陋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造敬老文化节,弘扬孝道新风尚。张李乡作为传统农业大乡,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达60%,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突出。2018年起,张李乡成立“敬老文化节”工作组,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张李乡敬老文化节”,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模式,采用敬老宴、拍全家福、幸福照等形式,打造敬老爱老品牌活动。同时,该乡注重“银龄学堂”教育实效,开设健康养生、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在“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基础上,每年评选10名“孝亲模范”,激励村民争当孝老典型,营造孝老爱亲好氛围。6年来,累计惠及老人1.8万人次,赡养纠纷下降90%,子女返乡探亲频次显著增加。
实施“学子圆梦计划”,厚植反哺新力量。树立教育新风,出台《张李乡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设立“学子圆梦基金”,明确三类资助对象,并对毕业后回乡创业或参与基层治理的学子,提供创业补贴。塑造文明学风,聘请退休教师、乡贤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提供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服务;寒暑假组织受助学生参与乡村调研、支教活动,强化乡土情怀。截至2024年,基金累计发放助学金150万元,资助学生220名。传承文明新风,制定引人才入乡计划,鼓励青年学子返乡创业,目前引进返乡投资1500万元,解决周边200多人的就业、生活和照顾家庭等问题。
推进制度创新,激活风俗新常态。以村规民约为基础,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硬性规定。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监督执行。以文明积分为契机,借鉴“积分超市”模式,推出“文明积分卡”,将参与敬老活动、简办红白事、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用积分可在乡供销社兑换生活用品。以多元文化为路径,组织文艺骨干将移风易俗故事编成庐剧、快板书,巡演覆盖全乡,深入挖掘“文明家庭”优秀家风家训,并在乡内广泛宣传,让移风易俗更加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