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立国于公元前1115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存续892年。楚国在存续期间,都城变迁历程相当复杂,这与其历史发展和政治变迁紧密相关。据相关史料记载,楚国的第一个都城在丹阳,其确切位置目前尚无法确定,仅知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到西周时期,楚国将都城迁至鄢郢,即今天的湖北宜城;公元前504年,由于吴国的进攻,楚国从鄢郢迁都至载郢,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纪南城,楚国定都载郢后发展超过200年。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更是被迫多次变迁: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载郢后,楚军撤退至陈地(今河南淮阳),并将其作为都城存续25年;随后,楚国在公元前253年迁都至巨阳(今安徽阜阳北),以避开秦国的威胁;公元前241年,楚国再次迁都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定都于此直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各国赢得全球发展主动权、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新战略的关键要素就是数字经济,而实体经济更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将实数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点,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全面要求,关涉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些关于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