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1日 第03版:五彩地
  • 执 着

    莒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热闹的文化市场。有名头的书画家大有人在。虽没名头,但却痴于书画者更数不胜数。人一多,自然各色人等都有。我的两位邻居,为人处事就大相径庭。

    一位姓郑,名为郑天,我呼之郑哥。郑哥热情好客,偶有空闲,便招呼我到其画社喝茶。郑哥颇有名气,作品屡次参展,并经常被收录入全球书画名家辞典之类的巨著,设计考究的名片上印满了头衔,各种获奖证书三四书橱都装不下。

  • 门前有棵香椿树

    老家院南边,有父亲亲手栽种的一棵香椿树。香椿树已有四十多年,记忆中香椿树一直就是高大粗壮的样子。父亲植此树木,是由于老家所在地贫瘠干旱,椿树好养活;另外我们一家都很喜欢吃香椿,满足口腹之欲。

    每到春三月,市面上已有肥嫩的香椿芽,而老家这棵椿树我左看右看总不见发芽,顶着光秃秃的枝丫,我想它大概是死了,要么旱死要么老死,或者死于病虫害。我疑惑又带着伤感问父亲,“椿树是不是死了?”父亲笃定地说,“不会死。它只是发芽慢。”我给它取名慢椿树。那时我还没读过庄子写椿树的句子:“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此处的“大椿”指的就是香椿树。香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作自己的一年。我尚不知椿树生命力顽强。

  • 童年里的春分仪式

    春分,于儿时的我,远不止是一个节气的名字,而是一段时光的记忆,一种情愫的凝聚,一种村落间无声的默契与约定。

    记得每当春分前夕,村里的老人总会翻开那本泛黄的农历,指尖轻轻滑过每一个字迹,仿佛在与历史对话。随后,他们会以一种庄重的口吻宣布:“明日春分。”这消息就像春风,一夜之间传遍村落的每一个角落。

  • 善良闭环

    最近“教育闭环”一词在网上火了起来,被一众网友解读为: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起初,你只能理解表层的道理,直到多年后的某个瞬间,你才能真正领悟到书上知识的真谛,此时教育的任务才算真正完成。其实它是一种系统的学习状态,从输入、输出到反馈,再继续从输入、输出到反馈的一个循环过程。其实不只是教育闭环,善良也可以实现闭环。

  • 不包装的心

    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写字煮茶,读诗作画,那真的是我梦想的生活。

    我知道网上有很多视频不过是摆拍,也许视频的背后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但她那不紧不慢的生活状态,看不出一丝表演的痕迹。我想,她必定是个高雅的人。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给她发了信息,表达了自己的喜欢。我甚至害怕她不回信息,还自报家门,告诉她我也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只是想和她交个朋友。

  • 榆荚新开巧似钱

    无论从外部形状还是从实用价值来说,榆树无疑是在乡间最受欢迎的树木之一。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它的树干粗壮,材质结实,盖房架梁大有用武之地;二是它有祥瑞的口彩,“榆梁”谐音“余粮”,盼的就是家中每年都有余粮。更为精妙的是,榆树的叶子被称作“榆钱”,在以前家境拮据的年代,那形似一枚枚的绿色铜钱,怎能不叫人生发出身边有“余钱”的希冀呢?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