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热闹的文化市场。有名头的书画家大有人在。虽没名头,但却痴于书画者更数不胜数。人一多,自然各色人等都有。我的两位邻居,为人处事就大相径庭。
一位姓郑,名为郑天,我呼之郑哥。郑哥热情好客,偶有空闲,便招呼我到其画社喝茶。郑哥颇有名气,作品屡次参展,并经常被收录入全球书画名家辞典之类的巨著,设计考究的名片上印满了头衔,各种获奖证书三四书橱都装不下。
郑哥非常忙碌,每次跟我打电话,不是在参加活动,就是在去参加活动的路上。当然,我不会这么不识趣,明知人家忙碌,偏要打搅人家,多数都是他主动告诉我的。
郑哥联系我,多是先跟我通报行程并感慨太忙太累,接着就麻烦我帮忙。日常琐事居多,也有关注某电视台对某项活动的报道之类的事。当然,那项活动一定是他参加过的。郑哥慷慨,每次麻烦我后,往往会有回赠,以让我到他家赏画居多,有时还会送我一小幅画作。这些画作,我都珍藏于衣橱内,积攒下来,已有几十张。据他介绍,其画作价格在不断攀升。我有时想,说不定某一天,我能踏着这些画作迈入富人之列。
另一位姓明,名为明华,我称之明弟。明华年轻时曾多次拜师学习,后又师从全县最著名的画家学艺多年,据说画风独具一格,但真实水平,少有知晓者。其同学多已名利双收,唯独他寂寂无名。
书画界名人多擅长交际,明华却是典型宅男。他深居简出。偶尔外出也颇为懒语,与邻居见面,几乎连招呼都不打。我们交往很少。很明显,他不喜欢了解别人的生活,也不愿别人走近自己的世界。
如果单纯自己宅也就罢了,偏偏让其作品也宅在家里。各种画展,他从不参加。他的画作,既不送人,也不示人。作画期间,谢绝打扰。要不是从他家中时时飘出淡淡墨香,恐怕连我这个邻居也很难知道他多数时间都在家作画。
十几年前,大家刚搬新居,我们三家在一起聚餐。郑哥作为成功画家,非常想带带明华,几次准备为他指点迷津,偏偏郑哥每次要切入正题,明华就顾左右而言他。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名利场,只有入场,才能博取名利。或者说,你得进入这个圈子,并尽力往中心挤,才能最大限度获得成功。不要担心自己的作品被人讥笑,我就是在别人的讽刺中成长起来的。听说过眼球经济的说法吗?只要大家关注你,哪怕一起骂你,也是好的。书画界何以如此重视名气,根本原因是真正懂画者少,于是名与利几乎等价。
看明华反应冷淡,郑哥忍不住跟我们讲他的奋斗史和人生哲学。我只是玩玩而已,至于成名获利的事,怎敢奢望。明华低头小声说。即便是玩,也可以顺便获得一些好处。你这样,会弄得连纸张都买不起的。郑哥郑重提醒。然而,明华依旧我行我素。
2020年,在那场大家熟知的疫情肆虐期间,有关部门组织捐款抗疫,我们小区有人匿名捐款200万元。个人捐款这么多,颇为惊人。大家纷纷猜测捐款者到底是谁。有关媒体也不舍得放过这个新闻点。经过不断排查,发现捐款人竟是明华。
他怎么这么有钱?到底是怎么赚来的?人们议论纷纷。
“我敢断定明华想以这种方式引起圈内人关注,接着进入圈子。不过,代价太大,方法也不对。”郑哥悄悄跟我说。然而郑哥显然判断错了。明华对任何媒体的采访一律拒绝,此后很长时间,与以前毫无二致,直至大家对这事渐渐淡忘。
这日,老婆整理书橱,见我珍藏的老郑画作似有霉变,就托明华妻子疏月给找书画界熟人处理,疏月看后摇头并悄悄对我老婆说:“这画不存也罢,有空我送你幅好的。顺便告诉你个小秘密,我老公作画极少,非精品不外传,从不署名。有书画商为其悄悄经营,虽贵却供不应求。画作多数供书画界沽名钓誉者博取名声。明华曾对我说过,老郑借以加入省级美协的画作就全是他的作品。”这话虽然惊人,似乎也是可信的。毕竟,疏月为人诚实,并且和我老婆是很好的闺蜜。
你觉得哪位邻居更有发展前途?这日,妻子与我聊天时问。我说:“书画本该是用于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忘记初心,过分执着于名或利,恐怕都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自然都不会有大的前途。你觉得呢?”妻子叹息道:“我觉得你说得很对,倘若你无论执着于什么,我都会谢天谢地的,可是你偏偏无所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