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用真心暖民心

    “岳大娘,最近身体如何?生活上还缺点什么?”1月18日,凤台县新集镇郭郢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张婷婷看望低保户岳文严时说。

    2023年,淮南市民政局推进成立780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筹集资金930余万元,当年救助遇困群众78人。张婷婷定期走访时发现,岳文严因患恶性肿瘤致家庭困难,村里“救急难”互助社给予2000元救助。岳文严的医疗费用自负部分为21433.21元,当地民政部门给予3000元临时救助。

  • 不断开拓老年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本报讯 1月23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马文革走访看望部分地市级老同志并开展调研。市关工委主任王玉成、名誉主任杨映松和常务副主任梁立文、戴多斌,市老年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姜典法出席调研座谈会。

    马文革先后来到市老教委和市关工委,每到一处都与老同志亲切交流,关切询问老同志身体和生活情况,并分别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全市老年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 一企一单送春风 吹暖企业扬帆路

    本报讯 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日渐成长为拉动经济、推动创新、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市经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迸发“大能量”,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新”企业开创新高地。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5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23日3版刊发

    1月21日,安徽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淮南万达广场商场内举办“春风送岗位就业暖民心”专场招聘会,来自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3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图为求职者在该招聘会现场找工作。

    陈 彬 摄

  • 淮南“二十四节气”萌宝游学桂林活动开启

    本报讯 近日,由八公山区和桂林市七星区主办的淮南“二十四节气”萌宝游学桂林活动在八公山游客中心正式开启,12名淮南萌宝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踏上了桂林游学旅程。

    据了解,今年元旦前后,广西南宁一家幼儿园的11名3至6岁的小朋友,由3名老师带队,勇闯哈尔滨开始研学游。由于身着统一的橘色服装,加上来自盛产砂糖橘的广西,被广大网友爱称为“小砂糖橘”。最近,广西砂糖橘大火,桂林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发布官方喊话,邀请全国小朋友赴桂林旅游。以此为契机,八公山区和桂林市七星区联合主办了这次淮南“二十四节气”萌宝游学桂林活动,组织淮南萌宝去桂林展开游学活动,并邀请桂林的小朋友来淮南参观八公山美景,品尝淮南美食,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八公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八公山区历史文化厚重,研学基础雄厚,希望通过此类活动的有益探索,将八公山历史文化传播出去,同时邀请各地朋友来八公山做客,深入加强文旅交流,为八公山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提升淮南历史文化和八公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 淮南首创全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

    本报讯 进入冬季以来,淮南首创全过程落实从“源头”到“龙头”的防冻措施,积极应对严寒天气,全力以赴保障城市居民安全用水。

    淮南首创通过召开专项分析会、解剖案例,从小到保温棉的厚度,大到防寒等级的分析,全方位发挥能动作用。成立专项攻坚小组,根据市住建局“保供水 防冰冻”要求,摸索出一套积极的应对措施。与物业联动,摸排重点区域内残障、老弱失能、空巢老人等用户基本情况,确保底数清、状况明。建立互联机制,确保小区宣传到位。所有抄收人员、维修人员加入对应小区业主群,及时发布温馨提示,快速处理极寒天气受损的供水设备设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吹哨人”。目前,已向全市物业公司发放“温馨提示”12000份。

  • 我市执行新版药品目录提升用药保障水平

    本报讯 根据省统一部署,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下发我市新版药品目录。新版目录新增126种药品,其中含肿瘤用药21种、罕见病用药15种。新版目录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进一步得到明显提升。

  • “小技改”做出“大成效”

    本报讯 淮南东辰集团盛和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聚焦难点、痛点问题,紧盯影响生产效率的各环节,持续进行破题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困扰现场作业的各项问题,挖潜增效,“小技改”“小发明”再现新成果。

    据了解,顾桥矿深部井排矸2#皮带是排矸系统的重要环节,日常矸石走量较多,长期使用导致溜槽内壁磨损大,检修人员需要经常进行补焊,从而造成溜槽内壁坡度不平,堵料、下料位置偏移、皮带跑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整个排矸系统的工作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盛和公司成立技改攻关小组,经过多次现场尝试辩证、改进方案及综合研判,最终选定锚链安装法进行改造,使用报废轴矸和井下起重锚链,经焊接加工后可靠性增强,安装由原定7根锚链增至13根,并使用长螺栓将锚链串起,有效减少排矸时造成的摆动,减轻对下一级带面冲击造成的损伤和跑偏,保护溜槽、封闭板、侧封板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

  • “百日攻坚”行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本报讯 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在全镇范围开展以“四整治”为重点任务的“百日攻坚”行动,将清理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垃圾、开展污水治理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以环境的大改善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李郢孜镇成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出动大小型车辆挖掘机549台次,对村内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秸秆、沟渠、杂物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垃圾1914吨、清理沟渠约5900米、清理道路两侧333处、清理房前屋后880处。镇级财政投入资金180余万元,确保了“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 为居民送“暖” 让幸福满“格”

    “年纪大了,走两步就累了,每次到物业交水费对我来说都非常吃力。”近日,田家庵区国庆街道金地社区31号楼的刘阿姨说,“网格员小朱上门来帮我缴费,真的很感谢小伙子的帮忙和社区的关心。”

    刘阿姨所说的小朱,名叫朱帅,是金地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帮助腿脚不便的刘阿姨缴纳水费,是他在社区网格工作中关爱帮扶老年居民的工作之一。

  • 中安联合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成立

    本报讯 1月22日,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立项名单,由中安联合牵头成立的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立项组建。据悉,这将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淮南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前,安徽省发布2023年第二批产业创新研究院组建“榜单”,中安联合“揭榜挂帅”,牵头联合安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聚焦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和关键加工技术国际研究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商讨组建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并完成组织申报、市级推荐、形式审查、会议评审、现场考察、诚信审查等申报工作程序,为该产业创新研究院顺利获批立项奠定了基础。

  • 开展征集活动 倾听群众呼声

    本报讯 近日,凤台县城关镇人大组织辖区内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进驻社区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代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倾听群众呼声,让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更接地气。

    通过在社区和居民小区设置“代表信箱”46个,方便群众和小区居民提出意见建议,切实打造出上下结合的征集模式。广开言路,健全联系机制。各社区开辟人大代表信息公示栏,发放代表民情联系卡,方便群众及时联系代表,真实收集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在每月15日、20日代表接待日活动中,“面对面”收集意见建议,代表们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汇总梳理,结合实际形成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城关镇人大通过召开政情通报会、邀请代表列席政府会议、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等方式,为代表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条件,不断提高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能力和水平。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