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居民送“暖” 让幸福满“格”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吴喆敏 余思涵

版次:02  2024年01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年纪大了,走两步就累了,每次到物业交水费对我来说都非常吃力。”近日,田家庵区国庆街道金地社区31号楼的刘阿姨说,“网格员小朱上门来帮我缴费,真的很感谢小伙子的帮忙和社区的关心。”

刘阿姨所说的小朱,名叫朱帅,是金地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帮助腿脚不便的刘阿姨缴纳水费,是他在社区网格工作中关爱帮扶老年居民的工作之一。

在朱帅的网格工作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他所负责的第六网格内各类特殊人群的信息,他每月上门看望,随时电话联系,及时帮助解决难题,架起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桥梁。

国庆街道金地社区共十一个网格,有17000多居民。社区不断完善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构建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模式的基层治理平台,网格员常年走家入户,收集网格内的各类信息,及时处理居民的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托起了群众的“大幸福”。

“巡楼的时候,一进楼道就闻到燃气味,我就有点不放心,”金地社区第五网格网格员郑慧说,“我一边在网格群里询问居民,一边顺着楼道一家家敲门寻找,最后终于确定是1606住户家。”随后,郑慧立刻联系燃气公司抢修人员,并一直在居民家里守着直到抢修完成。

“非常感谢网格员的帮忙,当时由于我有事外出,不能在家等着抢修,就拜托小郑帮忙在家里看一下,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1606户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网格服务管理是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扎根在最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是社区的‘大管家’,居民的贴心‘小棉袄’。我们社区也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金地社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