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第A01版:潘集新闻
  • 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没想到困扰我近10年的邻里土地权属矛盾纠纷问题到信访局反映后,那么快就得到解决了,信访局对事情的高度重视和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实事的态度,令我感动万分……”近期,村民李先生将一面印有“人民好信访、真情为人民”的锦旗送到潘集区信访局负责人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小积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本报讯 潘集区夹沟镇采取学习借鉴、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工作方式,将积分制作为推进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

    借势发力,打造乡村治理新舞台。2022年底,该镇林场村依托“国网赋能乡村工程·文化育农行动”公益品牌重点项目,建立了淮南市首家“电力爱心超市”,为全面推进积分制提供了样板;2023年,镇党委组织人员赴架河镇、祁集镇、凤阳小岗村、六安洪集镇、萧县庄里镇进行学习考察,开阔了镇村干部工作视野;镇党委采取政府投资、村集体列支、爱心人士捐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为积分制工作常态推进提供了财力保障。

  • “三大课堂”让基层老年教育“有滋有味”

    本报讯 为激活老年群体的“一池春水”,扩大老有所学行动的“辐射效应”,潘集区泥河镇老年大学在创新老年教育方式、丰富老年教育内容上出实招、谋实效,精心打造思政课堂、文化课堂、实践课堂等“三大课堂”让老年学员生活提质增味。

    上好“思政课堂”,让学习实起来保“本”味。泥河镇老年大学将“思政课堂”作为老年学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开设思想道德课和政治法律课,讲好大思政课,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立体化常态化思政教育体系,持续推进“思政课堂”建设,深化老年学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夯实思想根基。

  • 菊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景”上添花

    潘集区祁集镇、贺疃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菊花经济,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图为村民正在采摘菊花,并对其分拣、烘干。

    本报通讯员 潘士清 谭 敏 刘全坤 本报记者 张 静 摄

  • “监督一点通”为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本报讯 自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线以来,潘集区平圩镇持续推进该平台各项工作,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行使监督权力,为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监督渠道。

    加强平台建设,内容多样更丰富。平圩镇纪委定期召开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工作推进会,提高纪检委员思想认识,重视小微权力平台工作。召集各村纪检委员进行业务培训,详细了解党务村务工作类、集体资金管理类、工程建设项目类、财政拨付资金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类5大板块所包含的公示项目及对应的应公示信息,充分熟练掌握模板填写、信息发布等基础操作。细化工作内容,要求各村每月及时全面公开各项应公示信息,使群众更好对小微权力运行进行监督。

  • 一条建议,镇村颜值大提升

    “镇里的环境卫生要加把劲了,不然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过年了。”在今年年初的一次代表集中调研活动上,潘集区潘集镇人大代表潘明祥发现,虽临近年关,但镇里的环境卫生却不尽如人意,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格格不入。

    潘集镇是一个典型的涉矿乡镇,近年来,由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不足,加之搬迁安置造成的人口流失,潘集镇周边的环境卫生一直处于“及格线”附近。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