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8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省安委会第一督导组来淮

    本报讯 4月27日上午,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飞率省安委会第一督导组来淮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良鸿出席汇报会。

    督导组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盯紧消防、学校、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密切关注“五一”假期旅游景区的人员、交通安全,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营造文明、安全、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

  • 凤台县“三准定位”构建电教远教长效化管理新格局

    本报讯 凤台县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夯基固本、聚能优化创新,瞄准队伍培育、平台提升、作用发挥等要素,着力构建电教远教长效化管理新格局。

    瞄准能力突出,培育高素质电教远教队伍。该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乡村振兴专干、后备干部中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乡村两级站点管理员,实行AB岗轮岗制度,负责远教站点维护、播放计划制定、节目预告宣传、组织人员观看等工作,确保专人专管。聚焦万村网页更新、远教站点播放、信息稿件撰写等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讨论、实地教学等方式对管理员进行全方位、全覆盖轮训。2022年以来,全县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实现电教信息员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双提升。联系对接农业、科技、教育等县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设立“站点学用示范岗”30个,定制“实用技术视频播放——学用基地示范教学”计划,着力打造一支技术本领硬、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确保电教远教各项工作“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

  • 安徽淮畔建设投资集团揭牌

    本报讯 4月26日上午,由潘集区组建的安徽淮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业揭牌仪式举行。市委常委、潘集区委书记宋立敏出席揭牌仪式。

    安徽淮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旨在整合潘集区建投公司、潘城建设公司等区属国有企业,统筹实施全区范围内公益项目、市政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开发、土地整治、棚户区改造、乡村振兴等项目的建设和投融资。公司将争当创新驱动的引领者、产业升级的带动者、优势资源价值的创造者,在苦练内功中强化“国企担当”,在壮大实力中突出“国企贡献”,全力打造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潘集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 刘银昌

  • 文艺演出鼓干劲 勇毅前行向未来

    4月26日,以“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为主题的大通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汇演举行,大通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聚一堂,喜迎“五一”国际劳动节。演出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的文艺节目表达了全区干群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本报通讯员 蔡 恒

  • 皖北六市城建环资委工作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 4月27日上午,皖北六市城建环资委工作座谈会在淮南迎宾馆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根据2023年全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工作座谈会通知要求,由淮南市牵头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六市,将共同围绕依法推进皖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合发言。会议介绍了《皖北六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综合报告(讨论稿)》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各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及淮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

  • 扎实筑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防线

    本报讯 4月27日下午,副市长张劲松实地督导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工作。

    张劲松一行先后前往高速管理处、中医院建筑工地、中央公园公交枢纽站、吾悦广场和田大路加气站等地,认真查看“五一”期间高速保通保畅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并对督导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要求。

  •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幸福指数

    本报讯 凤台县关店乡多措并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家园,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指数。

    专题研究部署。该乡召开专题会议,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压实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整治标准、落实整治责任。通过无线调频广播、关店先锋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 我市一批优秀劳动者和先进集体获省表彰

    本报讯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安徽省庆祝“五一”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推进大会日前在合肥召开。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广大职工树立榜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省总工会在大会上授予了各项荣誉,我市一批优秀劳动者和先进集体榜上有名。

  • 我市组团参加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本报讯 4月26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我市相关部门、县区、企业代表组团参展。

    本届成果展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淮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八研究所两个展项亮相安徽馆。淮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利用视频、投资指南、政策汇编全方位推荐高新区产业特色、区位优势、优惠政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八研究所精选舱外光缆组件、耐辐照光缆、穿舱光纤连接器、耐辐照光模块等航光链路产品、新一代数字通信光缆等高科技产品参加交流展出。

  • 淮南供电公司科技成果亮相第二届科交会

    本报讯 在4月26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淮南供电公司最新科技成果——配网作业机器人闪亮登场,引起多方关注。

    我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力网络,需要大量的人工检修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为保证配网作业人员远离高压电场危险环境,充分保障人员人身安全,该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通过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精度传感器,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安全运行,替代人工自主完成电网高强度的高空和带电作业,显著提升带电作业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校地共建推动产教融合促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近日,淮南师范学院、淮南经开区管委会召开产教融合校地对接会,深度推进校地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校地合作是实现学生、学校、地方共赢的重要方式。对接会上,双方签订了《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协议书》,将围绕拓展就业实训、强化定向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共建发展平台等方面深化合作。根据协议,淮南师院可根据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学生前往淮南经开区企业进行岗位实训;淮南经开区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可委托淮南师院进行人才定向培养;淮南师院为淮南经开区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教育培训、文化建设、产业提升等提供教育与科技服务,淮南经开区将为淮南师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岗位实训指导、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具体帮助。

  • 让爱“无缺陷”,重视产前筛查孕育健康宝宝

    本报讯 “我们国家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有近100万缺陷儿出生,有一部分缺陷儿出生后会死亡或留下终身残疾,只有30%的患儿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得到治愈。”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李凡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出生缺陷问题是可以通过规范的产前筛查,从源头上防范的。

  • 才聚江淮 服务基层

    本报讯 4月27日,由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淮南联合大学、共青团淮南市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才聚江淮 服务基层”淮南联合大学2023年春季就业洽谈会举行。

    为搭建校企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淮南联大邀请安徽省内中小微企业为主的200家用人单位,在现场设台开展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积极引导毕业生留皖就业、到基层就业。洽谈会当天,淮南联大网络招聘会平台同步发布招聘职位,方便求职者线上求职。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