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守正创新用笔墨镜头讲好淮南故事塑造城市形象

    本报讯 11月7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晓明在市新闻传媒中心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调研,并在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亲切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代表,向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

    赵晓明指出,要全面学习、精准把握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着力构建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市级主流媒体矩阵。要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新内容、创新传播、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在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不断改革、创新、突破。

  • 党建引领强根基 融合赋能促发展

    近年来,市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建设,把稳文旅发展“方向盘”。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理论武装筑根基。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的核心内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推动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文旅系统落地生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开好局党组、机关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局属各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和特色党支部品牌培育,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文旅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每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风险排查,确保文旅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 北京京剧院慰问演出走进淮南

    本报讯 11月7日晚,第六届“走进淮南——北京京剧院下基层慰问演出”在淮南剧院拉开帷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晓明与广大京剧爱好者共同观看演出。

    本次演出阵容强大、剧目经典。北京京剧院是国内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此次来淮演出由该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迟小秋领衔。在首场演出《碧玉簪》中,演员们婉转的唱腔与细腻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展现出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 快递旺季无人车高效助力

    2025年“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已经展开,快递旺季提前到来。每天海量包裹涌进淮南、走出淮南,为保障揽投高效运行,确保广大市民享受到高质量寄递服务,淮南快递企业启用大量无人车参与快递包裹转移运输工作。目前,全市范围内每天约有30辆无人车工作在转运一线,有效提升了快递包裹揽投效率。

  • 我市组团参加2025皖美绿色食品暨循环农业博览会

    本报讯 11月7日,2025皖美绿色食品暨循环农业博览会(2025·合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副市长陈长勇出席并实地调研了淮南代表团参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度聚焦“1+1+N”(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多元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体系,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在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效益增长上实现新突破,为建成长三角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 皖美绿色食品推介活动在肥举行

    本报讯 11月7日上午,“徽派食品 乐味舌尖”皖美绿色食品推介活动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副市长陈长勇出席。

    “武王墩大鼎里沉睡的碳化牛骨,楚大鼎‘能煮一头牛’的趣谈,宋太祖赵匡胤念念不忘的‘救驾汤’,还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里为它留下注脚。所以说,这碗汤,从来不只是汤,它是揣着两千年故事的‘活文物’。如今它更出圈了,成了中华小吃名录里的‘明星’,省级非遗榜上的‘大咖’。”推介活动中,推介人员表演了情景剧《对牛弹琴·对“牛”谈情》,深入讲述了面对“一碗汤,如何熬成大产业”的时代命题,淮南以“三化”破题,让淮南牛肉汤从“特色产品”逐步壮大为“规模商品”、从“小众单品”迅速升级为“网红爆品”、从“地域名品”持续转化为“文旅潮品”的生动实践。新颖的推介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市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让淮南牛肉汤这个城市转型发展的“金名片”底色更浓、成色更足、招牌更响的信心和决心,受到了与会客商的一致好评。

  • 淮南企业跻身全省服务型制造标杆行列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度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和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名单。我市特码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安徽益益乳业有限公司入选“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

    作为国内仅有两家、省内唯一的智能换绳机器人生产服务厂家,该公司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1.53万元,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在安徽省内市场份额更超过60%。该公司突破了传统设备制造商的定位,积极构建“智能+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升级改造维护服务”的定制化服务体系,成功实现了从矿山专用设备制造商向“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服务”安全高效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为行业树立了服务型制造的典范。

  • 我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

    本报讯 日前,市委宣传部在市政务中心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培训班。培训班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文明实践工作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此次培训班邀请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祖平围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专题授课,深入解读政策要求、分享前沿理念与实操方法;邀请江苏省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促进会副会长王飞,分享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实践体会。会上,我市3位优秀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特色工作做法与宝贵经验,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范例。

  • 党建领航聚合力 携手奋进谱新篇

    本报讯 11月7日下午,“党建领航聚合力 携手奋进谱新篇——中安联合第八届党建共建工作会议”在该公司多功能厅召开。

    会议表彰了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协作单位和“最美奋斗者”;观看了情景剧《协作单位故事会》、演讲《砥砺前行的朱集西》以及朗诵表演《银企同心 筑梦同行》;发布了拓市增效和产学研用成果;举行了创新飞地、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等签约仪式。

  • 优化服务“进行时” 医保经办暖民心

    本报讯 毛集实验区持续优化医保公共服务,全力打通办事“堵点”,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把每一项医保实事都办在群众“心坎”上,让医保为民的服务成色更足、温度更浓。

    政策宣传有温度,参保覆盖无死角。为实现全民参保目标,毛集医保办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宣传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走访,用本地真实案例解读政策红利,让群众直观感受医保的“经济价值”与“健康保障”。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社群、宣传手册等多元渠道普及参保流程,2024年为残疾人、孤儿、特困人员、计划生育家庭、优抚对象全额代缴医保,低保对象按90%标准代缴,监测对象按50%标准代缴,累计为特殊人员代缴10364人次,推动基本医保参保率高达96.62%,特殊人员参保率达100%,真正实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 皖北七市应急救援在淮完成实战化演练

    本报讯 11月7日上午,省应急救援队伍国债装备北部片区集中拉动活动在淮举行。活动旨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装备管理使用效能。

    据了解,来自淮北、亳州、宿州、阜阳、蚌埠、六安及淮南七市的350余名应急救援精锐力量,携带新型专业装备,完成了首次大规模集结与实战化演练,全面检验了区域协同救援能力及新装备的实战效能。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