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淮南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潘集区武庙生态园主会场开幕。副市长牛方括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对2025年淮南市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进行表彰,新农人代表发言。
现场开展多项专题活动,亮点纷呈。“欢歌淮南”乡村青年音乐会上,凤阳花鼓《鼓庆丰收》、原生态山歌《妙山谣》、推剧《淮河谣》等节目接连上演,生动演绎了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活力。“和美乡村”建设成就展示集中呈现了全市乡村振兴新面貌,“智启淮南”智慧农机展汇聚农业无人机、小型智能移栽机等先进设备,彰显农业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新成果。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暨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展销、“乐动淮南”农民体育健趣以及“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营造出共庆丰收、同享喜悦的浓厚氛围。
中国共产党淮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9月23日在市政务中心召开。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6人,市委候补委员4人,部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基层一线代表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任泽锋作了讲话。
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三秋”生产既是今年粮食生产的收官战,又是来年夺丰收的第一季,我市周密部署,采取紧抓秋粮田管、做好农机保障、净化农资市场等有力措施,扎实抓好秋收准备工作,“三秋”期间,全市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16万台套以上全面备战秋收,水稻机收水平力争达到99.8%,小麦机播率力争达到95%。
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2025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我市积极建立组织架构,压实责任体系,不断强化宣传培训,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据了解,风险调查共涵盖914所学校、295家医疗卫生机构、149个社会服务机构等13类1787个对象;减灾能力调查覆盖2个化工园区、13支专业救援队伍、8个社会组织及1188个基层单位,共计完成3009条普查数据更新。
近年来,我市围绕“书香城市”建设,利用闲置场地着力打造公共阅读空间,构建“15分钟阅读文化圈”,让书香飘向大众,让阅读融入生活。图为田家庵区市民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在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中享受阅读。
本报记者 陈 彬 摄
本报讯 近日,八公山区得尔思地毯厂职工宗某家属来到市总工会,送去一面绣有“扶贫济困情深厚,金秋助学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表达市总工会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助力孩子圆梦大学的感谢。
2022年,宗某查出脑部胶质瘤,生活依靠妻子做保洁、打零工维系,高昂医疗费与两个女儿学费几乎压垮这个家庭。八公山区工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市总工会申请建档救助。2022年至2025年期间,区工会帮扶宗某家庭累计达到4万余元。今年宗某大女儿小文考入安徽工业大学,其作为在档困难职工子女参加市总工会暑期勤工俭学活动,用劳动挣了3000元学费,区工会也为其发放了8420元困难帮扶助学资金。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指挥调度能力,市应急管理局通过汇聚重点领域视频监控资源、扩大视频会商覆盖范围、加快可视化设备部署等多重举措,有效提升应急指挥效能与响应速度。
据了解,市应急指挥部已累计接入公安、交通、水利、林业、危化、煤矿等各行业领域视频资源近7万路,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及节假日人员密集场所调度等场景。目前,正持续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公共场所视频监控汇聚工作。通过召开煤矿、化工行业应急指挥工作会议,成功推动11座煤矿、2支矿山救护队及20余家化工企业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联通市应急指挥部。同时,指导田家庵区应急管理局拓宽乡镇(街道)视频会商覆盖,目前已有9个乡镇(街道)具备该能力。
本报讯 国庆、中秋“两节”临近,淮南公交为保障市民在节假日期间安全、便捷出行,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从动员部署、文件落实、现场值守到驾驶员培训、隐患排查等多方发力,全力筑牢节日运营安全防线。
淮南市公交公司制定并下发《关于做好2025年“十一”“中秋”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细化车辆检查、驾驶员管理、应急处置等工作要求,指导各单位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在客流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在蔡家岗、安成铺等重点调度站现场值班,负责维护乘车秩序、引导乘客有序上下车,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保障站点运营顺畅;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一线驾驶员风险预判能力。面对复杂路况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驾驶员能够提前做出判断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切实防范事故发生。
(上接一版)
任泽锋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持续深化“五大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推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