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第01版:头版
  • 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建交50年来,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对话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有声有色,多边协调卓有成效。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为增进中欧人民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5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任泽锋赴凤台县调研。他强调,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转作风、提效能,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夏粮生产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劲松,市政协副主席、凤台县委书记熊寿宏参加。

  • 张志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5次常务会议

    本报讯 5月6日上午,市长张志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5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产、促进健康消费等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全面科学把握,为我们进一步抓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抢抓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机遇,抓紧抓实项目谋划和向上争取,全面落实存量政策,主动衔接增量政策,加力做好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入企帮扶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各项工作,全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 培优促强扶大,加快打造“淮南制造”新势力

    制造强则工业强。今年年初,我市出台《淮南市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制造业做优做大做强,深入实施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淮南模式”。

    今年一季度,全市培优促强扶大培育库114户重点制造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4.8%,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居全省第2位,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 “电子证照”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有了“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近年来,我市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在土地二轮承包确权发证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实地测绘,向农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为推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 传承非遗文化 绽放青春风采

    5月4日,2025寿县第二届“楚韵遗艺 青年传承”寿州锣鼓争霸赛决赛在古城游客中心广场举行。大赛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单位的27支代表队参赛,40周岁以下青少年占比达60%以上。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 一碗淮南牛肉汤熬出未来无限可能

    截至2024年底,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20亿元,企业数量达235家,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振雄风的“黄金名片”。这碗汤的沸腾,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缩影,更是城市转型决心的具象表达。

    以产业转身,从煤城印记迈向汤香蓝图。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淮南将绿色农产品产业列入新兴产业范畴,发展淮南牛肉汤当仁不让:2024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超越部分传统工业板块,带动种植、加工、冷链物流等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垂直产业链。通过“中央厨房+百城万店”模式,全国实体门店超10万家,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市场,并借力电商直播大赛拓展线上渠道,单场活动吸引121位主播参与,助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龙头企业如白蓝集团投入1.2亿元建设现代化生产线,自主研发“复合酶解”“真空浓缩”等23项专利技术,既保留传统风味,又实现工业化量产,年产能达4亿元。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