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调度会召开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调度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出席会议并讲话。

    邬平川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传承乡村文化根脉,传承发展好农耕文明,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为载体,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目标,大力实施铸魂行动,汇聚乡村精神力量。要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全面完善服务体系,满足乡村文化需求。要注重市场化、差异化、融合化、规模化、时代化,因地制宜找准路径,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贤人、能人、传人、众人作用,坚持培养引进并举,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 青年夜校,让青春更加多姿多彩

    “簪花,兴起于秦汉,繁盛于盛唐,也叫戴花、簪戴、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指的是将花朵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作为装饰。簪花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插在头发上的鲜花,也可以是绢花、绒花、珠花等。”8月8日晚,谢家集区青年夜校正式开班,课堂上,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数十名青年学员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簪花制作技艺。

  • 宣传工伤保险政策 维护从业者合法权益

    本报讯 8月10日上午,淮南市2024年“走进奔跑者——栉风沐雨 与您同行”《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和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两周年宣传活动在新世界休闲广场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平出席活动。

    活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吸引了快递员、外卖员、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500多名新业态从业者和群众参加。活动现场以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咨询为基础,设置了各类社会保险、劳动仲裁、就业创业等十个人社政策咨询台,采取面对面宣讲、咨询解答、发放宣传册和宣传物品等方式对人社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人社政策特别是工伤保险政策的知晓度和依法履行参保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 抓落实防风险提升人大财经工作效能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市十七届人大财经委第十二次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关于淮南市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财经工委的审查结果报告(稿)、预算工委《淮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市属开发园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决定(草案)》及相关说明,听取和审议了市财政局《关于淮南市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预算工委的预审结果报告(稿)。

  • 博物馆里过七夕 感受中国式浪漫

    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传统节日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月9日上午,市博物馆里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传统习俗体验活动,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

    在习俗文化宣讲中,讲解员通过对七夕节起源与发展、民间习俗、传承保护和相关文学作品的介绍,使观众深入了解这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最让大家感兴趣的是传统习俗体验,现场设置了“投针验巧”“穿针乞巧”和“兰夜斗巧”三项游戏。参与者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小心翼翼浮针于水面、屏气凝神穿七根细针、满怀期待蒙眼摸彩等环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整个博物馆人声鼎沸,欢笑不断,笼罩在热闹温馨的节日气氛中。

  • 共度浪漫七夕 传承传统文化

    七夕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前,田家庵区洞山街道生态新城社区党委组织开展“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七夕主题党日活动,让辖区党员夫妇用制作“十指相扣”手模的方式,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何 川 摄

  •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本报讯 近日,淮南市人民检察院召开2024年全市检察长座谈会,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大检察官研讨会和全省检察长座谈会工作安排,总结去年以来检察改革成效和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工作,部署下半年主要任务。

    会上,各县区检察院检察长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作了交流发言;通报了2024年1至6月全市检察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等。

  • “社银合作”新模式 扎牢社会保障网

    本报讯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不断优化提升社保服务水平,市人社局以“就近办”“多点办理”为出发点,着力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取得显著成效。

    为让人社服务在群众“家门口”就能实现,给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务新体验,市人社局联合全市各家银行机构,引入银行力量开展社保业务合作办理,将人社高频服务事项入驻银行网点就近办理,目前,该局签约12家银行机构,共开设328个社银合作服务网点。按照高频、低风险等要求,梳理入驻47项人社服务事项,涉及参保登记类5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7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项、失业保险5项,工伤保险7项、待遇资格认证1项、社保卡管理7项,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人社业务,开创了“群众得便利、社保提效能、银行促发展”的共赢格局,“就近办”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 深度挖掘“水文化”着力写好“水文章”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我市扎实开展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深度挖掘“水文化”,着力写好“水文章”,据统计,目前全市水文化资源总量达36处。

    著名的水利遗产安丰塘是中国陂塘文化的“鼻祖”,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塘”,2023年获得国家首届水利文化遗产。我市深度挖掘亮点,依托安丰塘,成功举办全国传承发展优秀治水文化研讨会,与河海大学合作编撰了《中国芍陂保护与发展研究规划》,并积极承担了水利部课题《陂塘里的中国智慧—芍陂水文化》编写工作。我市着力写好“水文章”,在文旅融合促发展上,寿县古城既发挥防洪保安功能,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旅游潜力巨大。中央广电总台科教频道《淝水迷城》中全面宣传了寿县古城墙和月坝,寿县古城墙上举办的淝水之战古城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一系列文化展演获央视报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受到各方好评。在特色美食名片上,我市被称为“中国豆腐之乡”,八公山中珍珠泉、玛瑙泉、洗云泉等20多个矿泉,是制作八公山豆腐的主要水源。《中国名菜谱》中记载取用八公山豆腐烹饪制作的“豆腐宴”特色美食,吸引八方食客争相品尝。在生态宜居增福祉上,我市淮河岸线综合整治、凤台县永幸河滨河公园、毛集焦岗湖湿地公园、谢家集春申湖公园等项目,将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幸福河湖建设融成了一体,打造生态宜居示范点,目前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网红打卡点。

  • 28个“爱心冰柜”供给点“上线”送清凉

    本报讯 近日,淮南市“爱心冰柜 清凉一夏”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在田家庵区馨雅苑社区启动。全市28个“爱心冰柜”供给点齐“上线”,将为辛勤付出的户外劳动者送去夏日清凉。

    为助力广大户外劳动者顺利度过高温酷暑天气,今年7月初,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发起“爱心冰柜 清凉一夏”青春公益行动倡议,得到全市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各级团组织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捐赠清凉物资。目前,我市8个县区共设立28个“爱心冰柜”供给点,配备了捐赠的冰箱、饮用水、医疗物品等物资,将为一线户外工作者们送去夏日的清凉与温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 进村入户访民意 排忧解难暖民心

    本报讯 田家庵区尹祠村第九批驻村工作队把开展“广走访解民忧、送服务暖民心”活动作为“选派干部开门第一件事”,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工作,用心用情听民意、解民忧。

    今年6月底到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进行广泛走访、深入调研,走遍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家访61户脱贫户和4户监测户,上门宣传办理“防贫保”综合保险,协助符合条件的农户享受“防贫保”补助政策,持续加强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在入户嘘寒问暖的同时,积极做好帮扶工作,用心用情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展现了新一批驻村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 十余年如一日演绎孝老爱亲佳话

    在2024年第一季度“淮南好人”评选中,十余年如一日照顾家人演绎孝老爱亲佳话的潘集区架河镇前家村村民代孟娇被评为孝老爱亲类“淮南好人”。

    代孟娇的公公肢体残疾,家里还有年迈的太婆婆、智力残疾的小叔子和自己年幼的儿子都需要照顾。由于家中负担较重,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婆婆也在外打工补贴家用。面对困难,代孟娇没有退缩,带着年幼的儿子同公公、婆婆一家一同居住,毅然地挑起了照顾两位老人和小叔子的重担。她每天早起,忙活完太婆婆,转身就要去照顾小叔子,给他们洗脸、刷牙,再去做早饭,喂太婆婆吃饭,然后再匆忙送儿子上学,午饭、晚饭亦是如此。上午送完孩子上学,她还时常带着太婆婆一起上街买菜。代孟娇说:“太婆婆和患病的小叔子都像个孩子,只要他们高兴,我也就高兴。”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小叔子只要看到代孟娇就开心地笑。公公经常和左邻右舍说:“这些年,孟娇受苦了。如果没有她,这个家就要散了。”十余年来,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房间虽然有无法自理的老人,却一点异味也没有,连窗边也摆满了花草。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