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扬子晚报讯 4月20日,职引未来——2024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江苏站活动暨长江经济带青年人才交流会在南京举办。本次招聘,来自长江经济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市,以及北京、辽宁、河南、福建、广东等13省份共518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
在浙江嘉兴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转,随着机械臂上下挥舞,一批批太阳能光伏组件顺利下线,即将发往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订单量饱满,海宁基地的海外订单排到了第三季度。”企业海宁基地总经理刘古岩说。
向北约100公里,位于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的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先进技术,具备了研发、制造动力锂电池电芯和动力锂电池加工组装等技术能力。
4月18日,闵行区浦江镇举行“信用镇”揭牌仪式,并与中国建设银行闵行支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活动标志着浦江镇正式迈入“信用镇”的新时代,并与建设银行闵行支行携手,共同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仪式上,浦江镇“信用镇”揭牌,浦江镇成为闵行首个建设银行“信用镇”,一同揭牌的还有汇东村和光继村“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村”的评定,是建设银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机制,强化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治理的各领域,旨在促进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生态茶园,茶农们抢抓时令,掐嫩采鲜。近年来,郎溪县以茶叶种植和加工家庭农场为主体,通过“农场+基地+脱贫户”发展模式,不断壮大茶产业,为当地群众拓展了增收致富的路径。
新华网 发
李晓红 摄 王祖清 文
近期,黄山在长三角中很“火”,并非因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本身,而是在长三角区域格局中角色变化。
在近日发布的《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内的一张区位图中,首次透露了杭州都市圈获批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后的规划范围,不少人惊呼杭州都市圈“小了”,浙江衢州与安徽黄山都已不在杭州都市圈内,杭州都市圈从2018年扩容后的“杭嘉湖绍衢黄”,重回2007年初建杭州都市圈的“杭嘉湖绍”区域。有专家分析,此举是为发挥都市圈在合理空间尺度上,发挥同城化合作的示范作用,同城化最直观的体现是日常通勤,而杭州与黄山间高铁约1.5小时、单程花费约120元,远超规划领域的1小时“极端通勤”时间,显然难言同城化。
又到了一年中举办马拉松的旺季。长三角是国内马拉松的“热土”,赛事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3月至4月,光是经认证的A类赛事,长三角地区的举办数量就有至少46场。
各地跑起来,也“卷”起来。
人气火爆,“一签难求”
若论马拉松赛事举办数量最多的,全国排前两位的省份都在长三角。这个春季,江苏、浙江举办的A类马拉松赛事分别达到21场、14场,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