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第A01版:八公山新闻
  • 春和景明八公山 多彩活动引客来

    本报讯 做青团、戴柳、放风筝、汉服打卡、古时运动会……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八公山风景区管理处在风景区组织开展了“清明时节,八公山踏春游记”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游玩。4月4日至6日,景区单日游客量突破6000人次。

    此次活动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设置景区美陈打卡文化墙,游客可参与制作青团、戴柳、彩绘风筝、汉服体验和投壶等传统活动游戏,营造出具有景区特色的清明时节游览氛围。“八公山风景区景色好,空气清新,工作人员服务也特别热情,主动邀请我们一家做风筝,连材料包都备好了,真是太贴心了。”在景区活动现场,来自合肥的游客张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认真做风筝彩绘,她说,来到八公山风景区,不仅可以踏春游玩,还能拍照打卡、赏花、参与投壶等古风运动项目,景区活动形式多样,一家人都玩得很开心。

  • “满弓劲发”打造全域旅游“强引擎”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余 跃

    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妙山环山通道改扩建项目、妙山书茶民宿群、闪冲休闲民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八公山风景区北门至乐涧套旅游线路串联成景,南塘长廊、洗云泉、官财石、药碾石等景点进一步提升改造……4月7日,在八公山区,记者看到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景区建设持续提升。

  • 农旅融合为乡村旅游聚“人气”汇“财气”

    “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近日,趁着春日里的晴好天气,市民王先生约了一群朋友来到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冲村游玩,他们置身烂漫花丛中,行走在山间小径上,对闪冲村的美景流连叫好:“春日赏花,纵情乡间,恣意山水,日子好不快活。”

    “山王镇位于八公山下、淮河之滨,镇内风光旖旎,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发展了香椿、板栗、桃子、麻黄鸡等特色产业。同时,旅游资源丰富,有南塘水库、憨豆乐园、山谷里露营地、林场盆景园等景点。”山王镇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该镇进一步把握机遇,整合农业、旅游、文化、生态等要素,打造了生态休闲游、美丽乡村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 志愿服务助推文明旅游

    为进一步展示八公山文明旅游形象,近日,八公山区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问询解答、景点介绍、秩序维护、道路指引等多项暖心服务,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图为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内,志愿者结合视频展示为游客讲解科学、历史知识。 本报记者 陈海涛 摄

  • 不负好春光 旅游正当时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近日,众多游客前来八公山风景区春游踏青,颐养身心。这里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让游客们徜徉其中呼吸春日鲜氧的同时,又能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底蕴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本报记者 陈海涛 摄

  • “小豆腐”“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八公山区八公山镇豆腐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选料、浸泡、上磨、挤浆、烧煮、单压等工序,形成了独特的口味。近年来,该镇坚持以做大做强豆腐特色产业“破题”,积极探索豆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发展集聚新动能。

    蔡岗村、蔡洼村、下郢村是传统豆腐产业的集聚地,原有71家传统豆腐作坊存在环保问题。为了破解环保难题,自2017年起,区、镇全面加强对豆腐作坊的生产和卫生环境管理,加快豆腐村的改造进程,划定豆腐作坊集聚区,推动小作坊的集中搬迁改造。同时,联系中燃公司实现豆腐村接入天然气,更换清洁能源锅炉,引导小作坊进行清洁化生产,完成了黑膜池联合生化系统项目建设,建立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小作坊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我们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优增质,引导和扶持‘豆腐村’小作坊集中入园,规范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让小作坊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八公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