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新雪季以来,东北地区迎来“客似云来逐冰雪”的盛景,不少地方纷纷火爆出圈。在粉雪上畅滑,在冰灯前拍照,在湖畔观冬捕……让游客慕名而来的,不仅是得天独厚的冰雪自然资源,还有集东北文化、乡村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冰雪文化“金名片”。
体育赛事活动多 冰雪运动成新宠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王镜宇)冰雪产业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在展望2024年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时表示,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后,冰雪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后冬奥时期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冬奥遗产”推动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月13日,演员在藏历木龙新年联欢会录制现场表演。
1月13日晚,《龙腾盛世》2024年康巴卫视藏历木龙新年联欢会在成都录制。来自川、藏、青、甘、滇五地的400余名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带来31个精彩节目,通过锅庄、弦子、格萨尔藏戏、牧区风情舞等多元化表达形式,呈现一场绚丽多姿的视听盛宴。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李春宇 姬 烨)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13日晚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本首映活动,现场数百名观众一同观看影片。该部作品将陆续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上映,持续为全球观众呈现奥运故事和中国魅力。
自1912年起,国际奥委会要求每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制作一部记录奥运会的电影。作为第一部走进院线的奥运官方电影,《北京2022》历时三年策划和摄制,于2023年5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取得了超过3000万元的票房成绩,进入中国纪录片电影票房榜前10名。
从源头活水到大潮激荡,钱塘江走笔一个“之”字,挥毫万千气象。
从文明视角看钱塘江——这条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也是折射我国江河流域生态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
从钱塘江南部源头出发,记者以乘船、开车等方式,抵达江海相拥的钱江潮涌处,多次近距离感受这条生态与人文之江的脉动,求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李 恒 顾天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14日表示,当前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水平,医疗服务总体平稳有序。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米锋介绍,随着寒假和春节假期临近,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可能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
新华社南京1月14日电(记者 王珏玢 邱冰清)16日4时25分将上演海王星合月。南极圈内、南美洲和南大西洋部分区域将有机会看见月掩海王星,其他地区的公众借助望远镜可以看到月亮和海王星互相接近的景象。细心的你可能发现,1月当中会上演多场名为“掩”的天象,除了月掩行星,还有月掩恒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