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如果是在夏日来到八公山,你会发现青山隐在云雾里,云朵绕在半腰山,奇石各异、森林茂盛、山泉清澈,植被品种繁多,清亮的鸟啼不绝于耳,真是美不胜收。
现在,已是瑟冷的冬日,八公山草木泛黄,小兽隐迹,远远望去像一幅山寒水瘦,意蕴悠然的水墨画,虽说寒风已肆意,但这里却隐约着一种内敛而深邃的风骨。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与门客编撰的《淮南子》第一次将其完整记录,并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11月30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深入探讨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庆祝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安徽分院落户淮南,助力淮南申报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城,淮南日报社联合淮南师范学院二十四节气研究院、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安徽分院共同举办“讲述二十四节气故事”征文活动。
万物有源,包括炊烟
当母亲的灶膛,炉火飘红
一缕炊烟,长出嶙峋的肋骨
青瓦覆顶,鱼鳞状的起伏
呈斑驳之态
而瓦檐上的烟囱,一柱擎天
村庄,风风火火
越过了鱼肚白
母亲的围裙揩出烟火色
父亲,一把锋利的柴斧
劈出松脂的味道
当五谷的香味抵达肺腑
一缕炊烟瘦成天空的脐带
秘 密
花瓣的弧度丈量一座山
近乎痴迷,开口闭口
讲出的话语都需要翻译
山雾,以及那些花朵的隐喻
季节和一段路的恩怨
一棵杜鹃花的缘分
时而陈旧,时而新鲜
全部取决于天空飘过的云
万物初衷,各自表达
生长的本质是抵岸
左右逢源的尘世里
所有奇妙,都与秘密有关
孤 灯
铁马秋风的叙事
年轻时过年,讲究的是“满”。
何谓满?就是用种种的“忙”,把年填得满满,丝毫不留。这样的“忙”,无非是人情往来,觥筹交错的饭局。越是满,就越觉得不虚此年。
可如今,有了岁数,反倒对这样的“满”,避之唯恐不及。一个年过下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早已记不清。脑子里,只剩那一张张开开合合的嘴,以及笑不由心的面容。
支书大名叫魏振军,村里人却喜欢喊他小名白旦。白旦干过出国劳务,包过工程,在外折腾了大半辈子,现在回到老家,就想享受时光的安稳。然而,白旦看着破败的村落,撂荒的土地,留守的老人,就一阵阵地揪心。
白旦就流转了村里二百余亩土地,种上了菊花,让村上赋闲的人和自己一起耕作、看管。秋天,遍地绽放的菊花经过采摘、晾晒、包装,在城里卖了上好的价钱。白旦除了开出工资,还给村里安装了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