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2023年淮南市暨田家庵区“宪法宣传周”启动

    本报讯 12月1日下午,2023年淮南市暨田家庵区“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新城吾悦广场举行。市领导邬平川、刘涛、晁友福、周方勤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宣读了《2023年淮南市“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并为“第十批”淮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淮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授牌。

  • 建设美丽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张 鹏

    2023年我市实际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565公里,为520公里任务数的108%;完成农村公路村道安防工程62公里,危桥改造工程一座,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408公里,各项任务均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时序要求如期完成。

    为发挥“四好农村路”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公路系统在全市范围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创建活动,组织县区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学习借鉴省内“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先进经验做法,拓展工作思路,优化工作举措。凤台县省级示范县创建资料已通过市级联合审查,报送省交通运输厅。寿县正在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申创工作。

  • 真抓实干全力提升全市质量工作水平

    本报讯 12月1日下午,2023年市质量发展委员会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副市长陆晞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审议了第十届市长质量奖拟奖励组织名单和《关于开展“品质淮南”品牌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 非遗进校园,薪火相传放光彩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多彩非遗。11月30日下午,“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淮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理工大学,为大学生送上了一场非遗“大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近年来,我市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56个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政府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是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抬阁肘阁、火老虎和花鼓灯4项,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30项。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非遗在校园传播和普及,让广大师生在与传承人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2023年淮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

  • 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打造文化街区亮点

    本报讯 12月2日上午,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来淮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和文化街区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参加调研。

    淮南武王墩墓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周明洁听取了武王墩墓发掘与保护、规划与运用情况汇报。他指出,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编制保护规划,做到发掘与保护并重,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擦亮“楚风汉韵”名片。

  • 202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举办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水平及帮助生产经营企业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近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202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全市各县区、乡镇监管人员、检测人员、村级协管员、生产经营主体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进行集中授课,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禁限(停)用农兽药、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体金检测技术培训、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及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和宣贯,并开展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素质,夯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对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苏 强)

  • 我市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持续加强水利项目谋划到落地建设的全流程管控,水利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赴水利部、淮委沟通协调淮干峡山口至涡河口段工程相关事项,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可研复审。6月28日,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开工,该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17.58亿元,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中重点工程之一。淮干正峡段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2023年省水利厅下达我市投资计划9.1亿元、年度目标任务8.1亿元,截至11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8亿元,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率108%,超额完成水利建设目标任务。石姚段水源地基础设施及防汛道路建设工程已完工,城市圈堤堤顶防汛道路实现贯通,市水利局切实履行管护责任,堤顶道路禁止机动车通行,有效保障了堤防安全。

  •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接一版)

    习近平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继续办好进博会等双向开放大平台,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

  • 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报讯 记者从谢家集区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近日,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阳光市场监管所和花溪市场监管所设立了两处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并在服务站制作张贴消费维权公示展板,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让千家万户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 特色产业描绘“蛭”富路

    “我从事养蛭工作十多年了,从失败到成功,终于掌握了它的饲养秘诀,也挣了不少钱。”日前,谈起自己的养蛭经验,凤台县关店乡周庄村村民向多全告诉记者:“水源是水蛭生存的重要条件,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防止化肥、农药污染,尤其是在七八月份,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要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 一堂“皖美”的操场普法课

    本报讯 随着第2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到来,近日,国网寿县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寿县安丰镇杨仙小学“光明驿站”,为校园师生进行“学贯电力法规 共创安全氛围”电力普法宣传。

    在学校操场和“留守儿童之家”,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电老师”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让普法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牢牢扎根。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