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给我一朵花开的时间,我要在青石板的小路追你……
寿州古城,当我落到你的怀抱时,我爱你的心也植根在了这里!我相信,无论是沧海桑田,还是千年岁月,也阻止不了我神游你的步伐,寿春,你告诉我,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谜,你又藏了多少历史的未知故事?
带着追问,带着一份痴迷,带着梦的萦绕,我穿越你的脉搏,你的枝叶,你的思绪,走进你的深处……
《淮南子·天文训》载:“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由此衍生出“一年四季”这个成语典故,其意指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也指一整年。四季,即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因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之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形成四季更替。一般季节划分常用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起始。这也是淮南王刘安当年率领团队在淮南这片大地上继承古圣先贤科技成就基础上创研二十四节气为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体现出许多的朴素自然哲学观,比如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在广袤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在江淮大地上腾起“一阵雾”。
王考千(1925-2007),潘集区夹沟镇王嘴村(原凤台县高皇区)人。
王考千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仅读了四年私塾就辍学成为“放牛郎”。他的家乡——淮河大地泥河之滨是花鼓灯歌舞盛行地区,艺人辈出,世代相传。幼年的王考千受花鼓灯的熏陶,常在田间地头与小伙伴们一起编歌玩灯。他聪颖好学,听到的歌、看过的舞一学便会,加之勤学苦练,12岁就“下场”和大人们一起玩灯了,14岁时便在当地颇有名气。他在花鼓灯表演方面技艺娴熟、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得群众喜爱,人称“一阵雾”。他玩灯是个多面手,能歌善舞,扮演的“兰花”风姿妩媚、惟妙惟肖,表演的“鼓架子”矫健奔放、传神动情,演奏的花鼓灯锣鼓欢畅淋漓、样式多变。他的表演有三大特色:一是在“兰花”表演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步伐“端针匾”“风摆柳”。二是特别擅长花鼓灯锣鼓演奏,鼓、锣、钹等样样皆通,尤其以演奏大锣最为出众。他打锣鼓的速度、节奏掌控精准,快而不赶,慢而不散,强弱起伏,对比鲜明。他以锣领奏时,锣鼓点变化多端,不掉槌子不嚓音,锣槌时而高过顶,时而与同伴指戳戏耍,整个气氛让他渲染得热闹非凡。三是灯歌即兴编演唱技高一筹,见到什么唱什么,唱词信手拈来,合辙押韵。他特别注重运用老百姓的口头语,鲜明生动、风趣幽默、独树一帜。这可谓王考千花鼓灯表演艺术中的一绝。
总爱在傍晚推开家里门窗,面对习习凉风,凭窗远眺。首先映入我眼帘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这里是来寿县游客的首选之地;往北是游客集散中心,再往北便是八公山麓下的合淮阜高速和寿县高铁站了。夕阳下,古老的寿春古城静静地坐落在西边。东北高架起的是通往市区的东津渡双向大桥,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改建项目。东淝河从南方迤逦而来,汇入瓦埠湖,流过了东津渡后便环绕古城汇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