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物以稀为贵,品牌首店以其稀缺性和鲜明特色,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消费者自发拍照传播,为自身和周边商圈带来极高流量,“首店经济”也随之产生。
2月14日,“徽动消费·合肥GO”2023合肥首店消费季举行,记者了解到,2023年合肥将引入品牌首店不少于50家,力争超过100家,多个促消费活动将于今年陆续“登场”,激活合肥市民消费潜能,助燃城市“烟火气”。
2022年底,合肥都市圈“大外环”高速东环线——明光至巢湖高速公路合肥段正式通车。日前,记者从合肥市交通局获悉,目前合肥都市圈“大外环”高速又有新进展,“大外环”的全貌将一步步呈现,“两环十三射多联”高速公路网初现雏形。
北环线打下第一桩
合肥都市圈“大外环”高速全长282.4公里,可辐射周边通勤1小时到达庐江、舒城、桐城、六安、淮南、滁州等城市。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郑道锦)一往“芜”前,飞向春天。芜湖航空马拉松组委会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突出航空主题的2023芜湖航空马拉松将于3月26日鸣枪开跑。
2023芜湖航空马拉松是由安徽省体育局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并经中国田径协会最高等级认证A1级的马拉松赛事。作为安徽省2023年马拉松赛事首跑,“芜马”是推动省委省政府“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在湾沚区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
2月14日,在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内,游客们在欣赏欧梅。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被誉为琅琊山“镇山之宝”、现今尚存的四棵千年古梅之一的琅琊山“欧梅”,开始渐次绽放,吐露芳华,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一睹芳容。
滁州日报记者 卢志永 摄
安徽日报讯 近日,总投资5亿元的仙芈智造新型智能功率模组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蚌埠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中国(蚌埠)传感谷内,将建设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产品的研发及先进封装生产线,产品可广泛用于冰箱、空调、洗衣机、变频器、水泵、风机、电动工具、汽车级氮化镓器件模组等细分市场。建成后可年产3000万颗工业级智能功率模块产品、1000万颗汽车级智能功率模块产品、1000万颗氮化镓芯片。预计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助推蚌埠市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
安徽日报讯 记者近日从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由该局牵头制定的地方标准《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发布实施。
该标准从整体环境、建筑布局、设施设备、服务要求、管理运营、主题特色等6个方面提出了“大别·乡宿”的基本要求。“大别·乡宿”标准要求为:“利用民居、校舍等资源,建设具有大别山地域特色,主人参与接待,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小型住宿设施”,突出民宿特性与乡土性、地域性、时尚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蚌埠新闻网讯 近日,蚌埠学院与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合作组建的第二期“兵器微电子定制班”即将开班,与安徽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帝晶班”已进入定岗实习阶段。“3+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促进形成蚌埠市校院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新格局。
“兵器微电子定制班”采用“3+1”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推荐、学生自荐与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择优的方式,遴选专业技术人才,为研究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选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高技能骨干人才,承担“兵器微电子定制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
马鞍山日报讯 2月14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近日,省文物局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实施《和县猿人遗址防护工程设计方案》,标志着马鞍山市和县猿人遗址保护拉开了新篇章。
据了解,《和县猿人遗址防护工程设计方案》由和县文物局邀请中国中电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主要内容包括边坡治理、水害治理、遗迹本体防护三项工程。目前,和县文物局已根据省文物局意见,要求方案编制方进一步优化方案,待方案优化完毕后,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