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发布实施“大别·乡宿”标准

版次:05  2023年02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讯 记者近日从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由该局牵头制定的地方标准《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发布实施。

该标准从整体环境、建筑布局、设施设备、服务要求、管理运营、主题特色等6个方面提出了“大别·乡宿”的基本要求。“大别·乡宿”标准要求为:“利用民居、校舍等资源,建设具有大别山地域特色,主人参与接待,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小型住宿设施”,突出民宿特性与乡土性、地域性、时尚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该标准引导“大别·乡宿”风格布局要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大别山生态文化、皋陶历史文化、淮河文化、淠史杭水利文化、皖西民俗文化等六大六安地域特色,围绕非遗、民俗节庆、历史典故等推动特色民宿发展。

2022年,六安市实施“生态原味·乡宿六安”旅游民宿“1289”工程,全年新改建精品民宿70家,完成投资约4.5亿元。

(记者 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