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2022年05月13日 第03版:热土
  • 小翠进城

    小翠是一个高高大大清清秀秀的女子。

    小翠进城,第一次,是在她十七岁那年。小翠生活的小山村,当年很是贫穷与封闭。小翠上面有两个哥哥,在县城读书,小翠辍学在家,男尊女卑,在当时的乡间是常态。小翠读到初二,父亲就不让她再读了,女孩子家的,认得几个字就行,迟早是要嫁人的。斯时,她的两个哥哥正在县城读着高中,且成绩都很好。这是后来某次在与小翠的交谈中她告之于我的。这个我信,从她身上的聪明劲上不难看出。小翠也曾哭着求过父亲,她也想念书,更想进城。但父亲却板着个脸,硬生生地一口回绝了小翠心头仅存的一点希望。小翠从此在心里就“恨”上了父亲。小翠不念书了,就成天放牛。河滩,草坡,田埂之上,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都可看见小翠与生产队的那头老牛如影随形的身影。那时的小翠很小,老牛很大。不消几年时间,小翠就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还是乡间的水土养人啊!这已是多年之后,小翠站在城市家中阳台之上回望那年岁月之际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小翠进城,纯属偶然。在县城教书的大先生一次无意之中与父亲谈及县城厂子里正在招工的信息,恰巧被放牛回家的小翠听着了,小翠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清早,她就跑到大先生家,央求着大先生帮她说服父亲,让她进城,进厂子,也好当回城里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城乡差别还是很大的。能进城,是每个乡村女子心中的梦想与渴望。小翠之所以找大先生,一则是大先生从小就喜欢小翠的聪明伶俐,二则是只要是从大先生嘴里说出的话,父亲总爱听。这一次,父亲不再坚持,默许了小翠进城的选择。

  • 掌心的音符(外两首)

    阳光明媚的日子

    拔节的嫩叶上便写满了表白

    眺望的眼神开始流淌

    闪动来自故乡生命的感动

    让炊烟中袅袅升腾的情感

    有了一种温柔的点赞

    跌落在掌心的音符

    煽动着被青春诠释的羽翼

    翻山越岭在浪漫的旅途遇见你

    仿佛一种早有的缘分

    点燃春天希望的颜色

    我才发现松开的手

    已在风筝的飞翔中接近一段旅程

  • 壮美壶口 兰 华 摄

  • 诗歌,文学庄园的滥觞

    记得诗人晓雪在《诗美断想》里说过,诗歌是人类文艺史上最长寿的老人,也是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情感结晶和精神产物。

    的确如此,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文体,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字样式。在久远的时光长河里,在其他艺术门类尚未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率先发明了诗歌。

  • 庄里茶香

    与杜甫、苏轼、蒲松龄一样,极爱品茶。打小就爱,赶到知天命之年,依旧放不下。渐渐地,喝出了茶的韵味,就愈加相拥在怀、不离不弃了。

    早年,住在京城,街坊邻居们都算茶篓子,家家户户都预备一只大茶缸。那时,没几家喝得很高级,无非是“吴裕泰”或“张一元”的高碎。所谓“高碎”,又称“高末”,是一种散碎的茉莉花茶,既便宜,又好喝。后来,北京街头出现的大碗茶,恰恰用上了这款茶。北京人疯跑完了,随便到哪家茶馆,痛痛快快地灌个水饱。邻里关系格外和睦,很多时候,挽留你在他家吃饭,就让自家孩子去通知一声,了事儿。当年,喜欢看茶叶在开水里慢慢变大的样子,还迷恋吃漂上来的茉莉花瓣。毕竟,通灵的花茶,堪称儿时香味独特的梦想啊。

  • 刚子是个好干部

    刚子家住城边,种着三个大棚,上海青、菠菜、芹菜、韭菜、黄瓜等都到了可摘的时候,往年全指望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这下可好,望着大棚里满地绿油油的蔬菜,刚子心急如焚。怎么办?这疫情看样子可不会一天两天过去,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让新鲜的蔬菜烂在地里?不行,那可不行。想到这,刚子的心就愁得慌。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