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张昌涛 本报通讯员 赵天奇
5月9日,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哨响,两台履带吊车发出轰鸣声,直径2m、高59.5m,起吊总重近130吨的C-3002A丁烯-1精馏塔,在500吨主吊和180吨溜尾吊紧密配合下,顺利完成塔体整体提升、溜尾递送、位移和精确就位等动作,安全矗立在丁烯-1项目建设现场。至此,该项目7台大型塔器全部完成整体安装。
白衣执甲,向“疫”而行。
3月26日,凤台县发生疫情。 3月27日,大通区接到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命令后,区卫健委迅速组织区疾控中心和孔店乡、洛河镇、九龙岗镇、上窑镇4家乡镇卫生院27名医务人员,火速支援凤台一线抗疫。
在凤台期间,27名医务人员服从统一调配,全程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的空档期,深入重点防控区域进行复查检测;在面对混阳复检的时候,大家积极踊跃报名、毫不退缩,充分彰显了大通卫健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大通区卫健系统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个缩影。
为坚决打赢电煤保供阻击战,中煤新集口孜东矿认真落实全省煤矿安全保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通过严抓安全管理、优化生产组织、调整接续计划、严把煤质管理,全力以赴保电煤供应。图为该矿女工加工注浆管的场景。
本报通讯员 李 亮 摄
日产20万斤的小麦面粉——凤台县白云面粉有限公司坐落在凤台县顾桥镇顾钱路旁。从4月16日复工复产以来,该公司为让企业更加有序生产和经营,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要让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每个员工量好体温、戴好口罩才能进入生产车间。此外,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员工吃住在公司,确保面粉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两手都要抓的原则。图为该公司工人正在对面粉进行质量监控。
本报讯 市交通运输部门以高质量政务服务做好“两个统筹”工作,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全力为民办事,两手抓、两手硬。将便民惠企、规范高效、企业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审批流程,删环节、减材料、压时限,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手要握牢锹把,脚要踩在锹上,用力往下蹬,一锹一锹地才能将土挖松。”日前,孤堆中学九年级学生赵天爱跟随着母亲的示范讲解,学会了如何锄地种菜。“这次田间劳动,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劳动技能,增强了我的吃苦精神。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粒粮食一滴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汗流浃背的赵天爱,一边擦去脸上的汗珠,一边向记者说着自己劳动后的感受。
本报讯 八公山区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及时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让群众第一时间得到便利的检测。该区自便民采样点启动以来,已累计提供便民检测11680人次。
八公山区共设置便民采样点5处,综合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各镇、街道合理设置1处采样点,自5月1日启动,节假日、双休日保持正常运转,以满足周边群众核酸检测需求。采样现场设置S形排队通道,避免现场混乱、拥堵。除采样医生、信息采集员外,还配有1名专职秩序引导员,引导群众测温、扫码、戴口罩、保持一米线有序排队,解答群众疑问,安抚群众急躁的情绪,为重点人员发放“三天一检”登记卡,并做好台账记录等。